文档介绍:“万方多难”中成就的
豪放飘逸
沉郁顿挫
情,因诗而高贵;
诗,因情而流传。
登楼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这首诗写于成都,时在代宗广德二年(764)春,诗人客蜀已是第五个年头。上年正月,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平定;十月便有吐蕃陷长安、立傀儡、改年号,代宗奔陕州事;随后郭子仪复京师,乘舆反正;年底吐蕃又破松、维、保等州(在今四川北部),继而再陷剑南、西山诸州。诗中“西山寇盗”即指吐蕃;“万方多难”也以吐蕃入侵为最烈,同时,也指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日益衰败景象。
万方多难:多指国家处于山河破碎、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危难关头。
“诗圣”杜甫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杜甫出生于一个有着文学传统的家庭中,他的爷爷杜审言也是唐朝(武则天时期)著名的诗人,所以他7岁开始学诗,15岁时就已扬名。杜甫的诗歌现存1400多首,它们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情况,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同时,这些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作者个人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故有“诗史”之称。
他的诗表达悲天悯人情怀,济世安民思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有“诗圣”之称。
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更被宋代“江西派”奉为鼻祖,著有《杜工部集》。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作者简介
冯至(1905—1993),出生于河北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回国后先后在同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校任教。作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语),其诗歌创作主要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等;作为学者,他的杜甫研究和歌德研究都十分优秀。此外,他的散文作品《山水》和小说《伍子胥》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
遗韵
读
杜甫
诗歌
品
杜甫
,
,
长使英雄泪满襟。
官应老病休。
城春草木深。
,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温故知新--我所学过的杜甫的诗
《绝句》《江畔独步寻花》(其六)《登高》《阁夜》《春望》《石壕吏》《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旅夜书怀》《江南逢李龟年》
《赠花卿》《登岳阳楼》《秋兴八首》(其一)等。
家书抵万金
国破山河在
恨别鸟惊心
浑欲不胜簪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烽火连三月
白头搔更短
忧国
忧民
【注释】安史之乱,长安沦陷,诗人被叛军所俘,押至长安,亲眼看见国破家亡的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