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南京市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推进规划.ppt

格式:ppt   大小:155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南京市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推进规划.ppt

上传人:rabbitco 2018/6/22 文件大小:1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南京市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推进规划.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南京市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推进规划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认真学****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研究初高中英语教学目标、教材、教法、学****策略、评价等衔接工作;研究过程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方法;充分发挥广大英语教师的作用,积极开展多种教研和培训活动;努力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做好资源共享工作;及时总结和推广新课程改革中英语教学经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二、高中新课程英语科目模块 开设意见
,按模块1-5顺序开设。每模块2个学分。学生修满10个必修学分,达到七级目标要求即高中英语学科毕业要求。
。系列I为顺序选修课程。它是在必修课程模块基础上顺序开设的课程,共有6个模块(即英语6 -11),每个模块2个学分。建议各高中学校保证开设6-8模块(高考要求),省属重点中学和市一般中学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开设9-10模块;外校和英语专业的学生可开设11模块。
。建议各校根据学生实际,高一、高二开设语言知识类和技能类。高三可开设语言运用类或欣赏类。
目的重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外国文化,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一般学校可降低难度,开设学生有兴趣并有利学生终生学****能力发展的其他选修课程。
三、高中英语学科学分认定参考意见
1、指导思想
坚持素质教育发展方向;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控制;构建多元化和多样性的学分认定评价体系,体现学生在学分认定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分认定评价体系对学生发展的作用;通过学分认定使学生在英语学****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调整学****策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2、学分认定依据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规定,七级为英语学科的毕业目标:学生必须修完高中英语课程必修课所有5个模块教学内容,获取10个必修学分。8级目标:学生必须修完高中英语顺序选修课程6-8模块教学内容,获取6个选修学分。9级目标:学生必须修完高中英语选修课程9-11模块教学内容,获取6个选修学分。《课标》还规定了高中选修系列II(任意选修课程),将系列II的课程分为三类(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语言应用类和欣赏类)供学生任意选修,要求学校开设系列II的选修课程后,不规定学生选修的门类和次序。现阶段各学校可在每类课程中选择开设1-2个模块,并创造条件尽快开设更多的课程供学生选修。
3、学分认定原则
1)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学分认定体系。
英语学科的学分认定体系要体现多元化和多样性。学分认定的内容不仅要关注学生学****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过程。所以学分认定要科学地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2)学分认定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形成性评价在学分认定中要占比较恰当的比例。因为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它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学****帮助学生及时而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课标要求“提倡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综合评价与单相评价相结合,以综合评价为主。”
3)学分认定要注重实效、合理恰当。
学分认定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学分认定过程中要避免使用过于烦琐的程序,干扰日常教学,要防止学分认定流于形式,或因学分认定不当使学生产生心理负担和厌倦情绪。
4、学分认定内容
1)英语学分认定的构成。
英语学分认定评价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1)模块修****的形成性评价。(2)模块修****的考试成绩(终极性评价)。这两部分学分认定的权重要根据学校的统一规定实行。建议模块修****的形成性评价权重不得少于30%。
2)模块修****的形成性评价学分认定项目(30%左右)。
(1)情感态度(5%左右)
保持学****英语的愿望和兴趣,主动参与有助于提高英语能力的活动;在英语学****中有较强的自信心,敢于用英语进行交流与表达;能克服英语学****中所遇到的困难,愿意主动向他人求教;在英语交流中能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情感;在学****中有较强的合作精神,愿意与他人分享各种学****资源;能了解并尊重异国文化,有较强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