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提纲.doc

格式:doc   大小:15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liangwei2005 2018/6/23 文件大小:1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提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九年级上册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3、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过程中伴随着蜡的熔化等物理变化。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宏观:没有新物质生成
微观:若是由分子构成物质,分子不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分子运动速率的大小变化
宏观:有新物质生成
微观: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分子
外观特征
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了变化
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举例
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
镁条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区分依据
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联系
在物理变化中,一般不会发生化学变化,但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区别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判断
直接或由仪器间接观察
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可判断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根据物质的化学变化判断其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如受热是否易分解)等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在实验探究中,一要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二要关注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燃烧时是否熔化等;三要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如发光、放热、有气体生成等。
请将你对蜡烛燃烧的观察与下列描述进行比较。
点燃前: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普通蜡烛为圆柱形固体,乳白色(特殊用途的蜡烛因加入配料而制成不同颜色,不同形状),手感滑腻,有轻微气味,质地较柔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燃烧时:点燃的蜡烛可以持续燃烧,蜡烛缓慢变短。燃着的蜡烛顶部受热熔化而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液态石蜡贮于凹槽中,如果吹动蜡烛或受热不均匀,贮于凹槽中的液体会沿烛体流下,遇冷逐渐凝固附着在烛体上。蜡烛的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时,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取下烧杯,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熄灭后:蜡烛刚熄灭时,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化学药品的取用

(1)安全: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不手拿;不鼻闻;不品尝)
(2)节约: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 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回收: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1)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块状:用镊子夹取,放入平放的容器口,再慢慢竖立,使药品缓缓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②粉末: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