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注意事项 2
二新生儿护理 2
●人工喂养指导。 2
●溢奶处理 2
●眼部护理 3
●臀部护理 4
●脐部护理 5
●护理新生儿的其他技能 5
●新生儿洗澡 6
●新生儿抚触 7
●新生儿被动操 8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处理 8
●新生儿五项行为训练 9
●新生儿用品的清理与消毒 10
三疾病预防 10
●湿疹预防与护理 10
●鹅口疮预防与护理 11
●消化不良的预防 12
●脐炎的预防与护理 13
●呼吸道感染预防与护理 13
●脓疱疮预防与护理 14
●尿布疹预防与护理 15
四意外伤害防范 15
●烫伤防范与紧急处理 15
●呛奶防范与紧急处理 16
●窒息防范与紧急处理 16
一注意事项
给娃戴帽子,防止流鼻涕 
二新生儿护理
●人工喂养指导。
■清洁双手,取出已经消毒好的备用奶瓶。
■参考奶粉包装上的用量说明,按婴儿体重,将适量的温水加入奶瓶中。
■用奶粉专用的计量勺取适量奶粉(用刀刮平,不要压实勺内奶粉)放入奶瓶中摇匀。
■将配好的奶滴几滴到手腕内侧,感觉不烫或不太凉便可以给新生儿食用。
■给新生儿喂奶,以坐姿为宜,肌肉放松,让新生儿头部靠着产妇的肘弯处,背部靠着前手臂处,呈半坐姿态。
■喂奶时,先用奶嘴轻触新生儿嘴唇,刺激新生儿吸吮反射,然后将奶嘴小心放入新生儿口中,注意使奶瓶保持一定倾斜度,奶瓶里的奶始终充满奶嘴,防止新生儿吸入空气。
■中断给新生儿喂奶,指导产妇只要轻轻地将小指滑入其嘴角,即可拔出奶嘴,中断吸奶的动作。
■哺乳后拍嗝。哺乳后将新生儿竖抱,用空心掌轻轻拍打后背,使新生儿打嗝后再让其躺下安睡。如未能拍出嗝,则可多抱一段时间,放在床上时让其右侧卧位,以避免呛奶。
■喂完奶后,马上将瓶中剩余牛奶倒出,将奶瓶、奶嘴分开清洁干净,放入水中煮沸25分钟左右(或选用消毒锅消毒奶瓶),取出备用。
 
【注意事项】
■避免配方奶温度过热烫伤新生儿,或因奶嘴滴速过快,新生儿来不及咽下而发生呛奶。
■避免奶瓶、奶嘴等用具消毒不洁而造成新生儿口腔、肠胃感染。
■严格按照奶粉外包装上建议的比例用量冲凋奶粉。
【相关知识】
■新生儿食量因生长阶段不同而渐渐增加,新生儿1—2周时一般每次吃奶60~90毫升,3—4周时每次吃奶100毫升,以后再酌量增加,新生儿存在个体差异,食量各不相同,一日总量按照150毫升-200毫升/每公斤体重大致计算,每餐吃奶量大致平均分配,但注意掌握总量:能使新生儿安静睡眠半小时左右/每次,大便次数达到2—6次/每日,呈金黄色糊状,小便次数10次左右/每日,体重增长30—50克/每日,第一个月增长600—1000克。
■两次喂奶中间,适当给新生儿补充水分(多选择白开水),水量以不超过奶量为宜。
■喂奶时,产妇尽可能多与新生儿目光交流,说说话,培养母婴感情。
■若喂配方奶时间长,奶水渐凉,中途应加温至所需温度,再继续喂养。
■由于新生儿体质存在个体差异,有些新生儿喂配方奶的时候,偶尔会出现过敏现象,所以应根据新生儿的不同情况调整不同的配方奶。如果确认牛奶过敏,就应选择其他代乳品。
注:在调奶过程中,如果使用凉开水加开水的方式调节水温,记得先放凉水再放热水,然后轻摇,这样才不会干扰你对奶瓶温度的感觉。调奶的水我建议大家每天早上起来用壶烧开水,一部分灌暖瓶,一部分晾凉,因为有的饮水机无法将水烧开,80多度就停止加热了,有的饮水机的水源不太合格,而且要是中途更换水源的话,还有可能引起宝宝的一些不适反应,比如大便次数增加等,所以用自来水在灶台上烧开,再晾凉是最好的选择,夏天特别热的时候,也可以取这种凉白开给宝宝补充水分的。另外宝宝的奶量因人而异,不必刻意拘泥书上的量,配方奶很容易喂得过多,所以要密切注意奶嘴孔的大小。
●溢奶处理
:主要是拍嗝,避免溢奶。
■哺乳完以后应该把新生儿轻轻竖着抱起来,让新生儿头部靠在产妇的肩部,使产妇一手托着新生儿的臀部,一手呈空心状从腰部由下向上轻叩新生儿背部,使新生儿将吃奶时吞人胃内的气体排除,一般拍5一10分钟。
■若无气体排出,可给新生儿换个姿势,但动作一定要轻,继续拍5—10分钟左右(具体情况因人而异),拍完后将新生儿放到床上,应以右侧卧位为宜。
:主要是及时清理口腔及鼻腔中溢出的奶。
■如新生儿为仰睡,溢奶时可先将其侧过身,让溢出的奶流出来,以免呛人气管;
■如新生儿嘴角或鼻腔有奶流出时,应首先用干净的毛巾把溢出的奶擦拭干净,然后把新生儿轻轻抱起,按上述拍嗝时的体位(竖抱)拍其背部一会儿,待新生儿安静下来(睡熟)再放下。
:将擦拭过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