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现场布线施工要求(呼市项目).docx

格式:docx   大小:5,385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现场布线施工要求(呼市项目).docx

上传人:274030239 2018/6/23 文件大小:5.2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现场布线施工要求(呼市项目).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部分
光缆敷设规范及要求
一般规定
a、光缆最小安装弯曲半径:在静态负荷下,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是光缆直径的10倍;在布线操作期间的负荷条件下,例如把光缆从管道中拉出来,最小弯曲半径为光缆直径的20倍。对于4芯光缆其最小安装弯曲半径必须大于2英寸()。
b、安装应力:施加于4芯/6芯光缆最大的安装应力不得超过100磅(45公斤)。
在同时安装多条4芯/6芯光缆时,每根光缆承受的最大安装应力应降低20%,例如对于4*4芯光缆,其最大安装应力为320磅(144公斤)。
c、光纤跳线的安装拉力:光纤跳线采用单条光纤设计。双跨光纤跳线包含2条单光纤,它们被封装在一根共同的防火复合护套中。这些光纤跳线用于把距离不超过100英尺(30M)的设备互连起来。
光纤跳线可分为单芯纤软线和双芯纤软线,其中单芯纤软线最大拉力为27磅(),双芯纤软线最大拉力为50磅(22. 5公斤)。
d、光缆预留:施工测量后自然弯曲增加长度的取定,直埋按每6米/公里计算;管道按每4米/公里计算。
e 、光缆接续应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操作,接续时应用光功率计或其他仪器进行监视,使接续损耗最小。接续后应做接续保护,并安装好光缆接头护套。
表1-1 光缆最小弯曲半径标准
光缆外护层形式
无外护层或04型
53、54、33、34型
333型、43型
静态弯曲
10D

15D
动态弯曲
20D
25D
30D
1) 电缆曲率半径必须大于其外径的15倍。
2) 光缆敷设完毕,应保证缆线或光纤良好,缆端头应做密封防潮处理,不得浸水。
2、光电缆沟、硅芯管沟要求
光缆沟要直,沟底要平坦,不可忽高忽地,不得有蛇行弯;在坡、沟处开挖时要缓慢放坡。硅芯管在沟底不得悬空。
硅芯管沟处应保持平缓过渡,转角处的弯曲半径¢50/42mm, ¢46/38mm硅胶管应大于550mm; ¢40/33mm硅芯管应大于500mm。
3、敷设直埋光缆
光缆可同其他通讯光缆或电缆同沟敷设,同沟敷设时应平行排列,不得重叠或交叉缆间的平均距离应大于100mm。保证每条光缆长度在800M之内,同时和电力管道必须至少有8CM混凝土或30CM的压实土层隔开。
在坡度大于20度,坡度长大于30米的地段宜采用S形敷设,坡度大于30度的较长斜坡地段敷设时,宜采用特殊结构光缆(一般为钢丝铠装光缆)。光缆必须平放于沟底,不得腾空和拱起。
埋式光缆穿越保护管的管口处应封堵严密。
埋式光缆进入人孔处应设置保护管,光缆铠装保护层应延伸至人孔内距第一个支撑点约100mm处。光缆端头应用塑料胶带包扎,盘成圈置于光缆预留盒中,预留盒应固定在电杆上。光缆敷设一段后,应检查光缆有无损伤,并对光缆敷设损耗进行抽测,确认无损伤时,再进行接续。地下光缆引上电杆,必须穿入金属管。
埋设后的单盘光缆,应检测金属外护层对地绝缘电阻,使用兆欧表在指针稳定后显示值指示应不低于10兆欧/千米。
A、光缆敷设24小时后,应用CTDR测试仪进行检测。
B、光缆敷设72小时后,应用摇表测试金属护套对地绝缘电阻,应不小于出厂指标的1/2。
表1-2 直埋光缆埋深标准
序号
敷设地段或土质
埋深(m)
备注
1
普通土、硬土

2
半石质、砂石

沟底加垫100mm沙土
3
穿越铁路、公路

距路基面
4
铁路路间,普通土、硬土、半石质

5
铁路路间,全石质

表1-3 硅芯管道埋深标准
序号
敷设地段或土质
埋深(m)
备注
1
普通土、硬土

距路基面
2
半石质、砂石

距路基面
3
穿越铁路、公路

注:1. ,并采用水泥砂浆封沟。。
2. 管道沟沟底宽度通常应大于管群排列宽度每侧100mm。
4、填土:
光缆沟的回填须满足设计要求,坎前后1范围内的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先回填10cm厚的细土或碎土,严禁将石块、砖头、混凝土块直接填入沟内缆沟回填工作中严禁用铁锹等尖刃工具捣实,以免铲伤光缆,填土须高出地面5cm。
5、施工现场重点查看
(1)光缆规格⑵埋深及沟底处理⑶光缆接头坑的位置及规格⑷光缆敷设位置⑸敷设质量⑹预留长度及盘放质量⑺光缆接续及接头安放质量⑻保护设施的规格、质量⑼防护设施安装质量⑽光缆与其它地下设施的间距⑾回填土夯实质量⑿长途光缆护层对地绝缘测试
第二部分
电缆敷设规范及要求
1、一般规定
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