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沉降观测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6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沉降观测方案.doc

上传人:w447750 2018/6/23 文件大小: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沉降观测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虞区城北65#地块拆迁安置房建设工程






浙江省浙中地质工程勘察院
2015年6月
城北65#地块拆迁安置房建设工程
沉降观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上虞区城北65#地块拆迁安置房建设工程东至华维路、西至百崧河、南至江环路、北至四环线,总建筑面积约428747平方米,其中含24幢高层住宅建筑。二、作业规范及依据
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三、建筑物变形极限值、作业仪器、作业方法
1、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点位及地下室上浮观测点点位由设计院提确定。沉降变形极限值参数±200mm,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基准控制点布设:
①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变形观测网形、核算需要全网布设6个基准点;基准点远离受施工作业影响范围以外,变形小、可靠的位置。基准点布设详见平面布置图。
②基准控制网复测,根据《建筑物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控制点复测时间间隔为6个月以上,本项目监测工期预计超过1年,需对基准控制网复测。
③基准控制点埋设规格及要求,详见基准控制点标石图。
④本次沉降观测的高程系采用独立系统。
3、沉降观测的原理
沉降观测就是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通过观测镶嵌在建筑物上的沉降观测点,求得其高程值,然后比较两次观测所得到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即可从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变化反映出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4、观测规则
 为保证观测数据可靠性,故观测按照“五项”原则即沉降观测所依据的基点、
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点位稳定;仪器、设备稳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线路一致,观测程序固定,观测环境基本一致。以尽量减少误差,确保沉降观测的可靠性。
5、、观测中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进行实测。
(2)前后视观测最好使用同一对水平尺。
(3)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
(4)观测时避免阳光照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
(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气呵成。
(7)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6、沉降观测精度取值和沉降观测点的观测
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点位及地下室上浮观测点点位由设计院提确定。沉降变形极限值参数±200mm,根据《建筑物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观测中误差的取值范围为变形极限值的1/10~1/20,取中数1/20(±10㎜),要求观测中误差精度小于±10㎜。
a、沉降点观测的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
观测
方式
视线长度
(m)
前后视距差(m)
前后视距累计差(m)
视线高度(m)
三等
DS05
单程
≤75



等级
上下丝读数与中丝读差(mm)
观测方式
征返较差及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三等
2
单程
≤√n
b、观测路线
待设计院提供变形观测点分布图后确定某条线路联测哪些变形观测点,布网形式(采用附合线路、结点线路、闭合线路等)
c、内业计算采用清华三维水准平差软件
d、地下室上浮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