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敖日格乐学前教育..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敖日格乐学前教育..doc

上传人:jiqingyong345 2015/6/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敖日格乐学前教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敖日格乐学前教育 20134001017
攻击行为是儿童经常会发生的不良行为。儿童之间因矛盾而互相辱骂、恶意中伤、打架斗殴、乃至动用武器伤害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报刊上此类报道已屡见不鲜,着实让人忧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不仅对其身心健康、人格发展与学业进步等有极其消极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实施,因此,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双重价值。有鉴十此,本文在较广泛参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有关研究成果中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分类、攻击行为的理论等方而,进行研究归类,在此基础上做了综合论述,以期对儿童良好行为的塑造有所启迪。
攻击行为的界定及其分类
攻击的含义
心理学界对攻击行为的研究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对人类攻击行为的探索过程中,研究者对攻击行为的界定就一直争论不休。总体而言,心理学文献对攻击的界定一般以下述四个方面之一或几个方面作基础:行为的解剖学性质、行为的前提条件、行为后果和观察者对行为所做的社会判断。与之相应,心理学中对攻击的定义主要有解剖学界定方法、行为后果定义法、前提条件定义法和社会判断定义法。(张文新,1999)<br****性学家在动物攻击性研究中通常持解剖学界定方法,认为攻击是指那些导致对方逃跑或给对方造成伤害的行为或行为模式;行为后果定义法认为攻击是导致另一个体受伤害的行为。其实从本质上来说解剖学界定方法和行为后果定义方法是相同的,都认为攻击是给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但是却没有考虑实施者的意图;前提条件定义法认为应该根据行为的即时动机和伤害性对攻击行为进行界定(Berkowize,1993)。虽然前提条件定义法将攻击实施者的意图纳入考虑,但其实我们很难确定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具有什么意图,拥有很强的主观性;社会判断定义法认为攻击是一个设计行为结果、形式、强度、意图以及行为者和行为对象之间的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复杂结构(Bandura,1973)。这一定义其实是以上定义的综合,但其实也存在很多不能控制的因素。
在当代心理学界,尽管研究者对攻击的界定好存在一定困难,也存在一些分歧,但是还是比较一直的认为攻击的根本特征为有意伤害性。布雷恩(1994)在整合了多种概念的基础上对攻击性的界定提出了四个条件:1、潜在伤害性;2、行为有意性;3、身心的唤醒性;4、受害者的厌恶性。
攻击行为的分类
在攻击行为研究过程中,每个研究者都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纵观国内外研究,分类标准众多,但是主要有行为动机、表现形式或实施方式、诱因、大脑机制、年龄等。
1、根据行为发生的动机分类:费什巴赫(Feshbach ,1964)把攻击行为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如果是以伤害他人或损坏他人物品为目的,且在达到目的后感到满足或快活的行为为敌意性攻击;攻击行为不是为了获得某种满足或快感而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或报酬就是工具性攻击;西尔斯(Sears,1961)将攻击性行为区分为亲社会的攻击和真正的攻击行为。上述两种分类方式虽有其可取之处,但是缺点也是很明显的,费什巴赫的分类方法虽然很有道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把握,西尔斯所提出的亲社会的攻击这一概念本身就很矛盾。
⒉根据行为表现形式分类:巴斯(Buss,1961)是首位根据身体-言语、主动-被动以及直接-间接等表现形式对人类攻击行为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