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考查路线图
考察地点三
考察地点二
考察地点一
考察地一:贵阳市花溪区桐木岭
1、考察区概况
位置
花溪区位于东经106°27′—106°52′,北纬26°11′—26°34′,地处黔中腹地,贵阳市南部,距贵阳市中心17公里。东邻黔南州龙里县、西接贵安新区,南连黔南州惠水县、长顺县,北与南明区、观山湖区接壤。。
地貌
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气候
花溪区具有高原季风湿润气候的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湿度较大。℃,无霜期平均246天,,空气优良天数341天。
自然资源
花溪区地处长江、珠江分水岭,是贵阳市著名的生态区。区内有大小河流 51条、总长390公里,松柏山水库、花溪水库两座中型水库总库容达 7140万立方米,阿哈水库、红枫湖、百花湖的重要流域也在花溪区。花溪因此成为贵阳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区。花溪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花溪区已经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地层岩性
区内岩石以石灰岩、灰岩、白云岩、砂页岩、石英砂岩、粉砂岩为主。尤以碳酸盐类岩层分布广泛,占全区总面积的一半多。三叠系地层以灰岩、白云质灰岩及薄层灰岩为主,主要分布在花溪、青岩、石板、党武、燕楼、湖潮等乡镇。石灰系灰岩主要分布在高坡、黔陶、马铃等乡。侏罗系紫色砂页岩,出露于河流阶地,主要分布于杨中—陈亮—中曹向斜地带。泥盆系、石炭系,属中山台地,河谷深切为槽谷,以白云岩、石英砂岩、粉砂岩、砂页岩等为主。垂直差异十分明显,主要分布在高坡。二叠系出露地层以石炭系灰岩和二叠系煤系地层为主,分布于西南马铃乡低中山峡谷区,地面起伏大,重峦叠嶂,河流深切,落差较大;西北部久安一带为中山山地,地势起伏大,地貌破碎,谷地幽深,山高水低,二叠系煤系地层广泛分布;西部为岩溶丘陵,薄层灰岩连片分布,岩溶地貌发育,河流切割较深,暗河洼地、漏斗、溶洞星罗棋布。分布零散的第四系松散层,除局部为土丘残留的红褐色粘土外,即为山间盆地,河流阶地,堆积0—7米的岩屑、砂砾和粘土、亚粘土组成的冲积层,主要集中在区境的中部宽谷盆地。
经济
2013年,,%。其中,第一产业增
,%;,%;,%。人均生产总值达43969元,%。::。
桐木岭村,地处花溪区城市中心南片区,东抵花孟社区,南接青岩镇,,全村6个村民小组,共796户,总人口3930人,其中少数民族3140人,占总人口的80%,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寨。辖区内210国道横穿而过,村支两委综合大楼坐楼在花溪青岩景观大道旁,与贵州省委党校隔路相望,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汉”,“苗”;所辖村组:“上板桥”,石头寨,三王庙,桐木岭,下板桥,桃花寨;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名特产品:水稻。
2、考察内容
(1)不同地层岩性的岩石结构
(2)考察区的水文效应、成土效应、土地利用特征
考察地二:黔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