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关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新思考 管理科学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81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新思考 管理科学论文.doc

上传人:cjl201702 2018/6/23 文件大小: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新思考 管理科学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新思考_管理科学论文
管理科学论文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村社会保障的滞后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而学****国外农村社会保障的有益经验对于解决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因此,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就应该实行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保障并举,加强社会服务与社会支持的功能,把基础社会保障与农民增收自主保障结合起来,同时还要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保障,从而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人口多是中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城乡之间在生产水平、收人水平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现实的差别,如城乡“二元结构”和不平等的“国民待遇”己经严重制约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而农村社会保障的滞后也影响了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一、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村社会保障滞后
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原因。我国较为发达的城市经济与欠发达的农村经济并存,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城乡差别很大,是典型的二元经济。同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呈明显的二元化特征:在城市,建立了面向企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农村,则实行家庭保障为主与集体救助相结合的保障制度。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未在农村建立,绝大多数农民处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农民不能享受到与城镇居民所具有的就业、医疗、住房、退休金等福利。农村社会保障基础薄弱,特别是占有主体地位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尤为突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已经与国际劳动组织的有关条约存在巨大差距。不同国家的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是加拿大为39%,日本为37%,澳大利亚为35%,我国只有10%左右,而这10%的投人也是绝大部分给了城镇职工。
(二)我国农村经济落后是制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有可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条件更为严格。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落后,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条件下建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是工业化的前提或者是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国家为适应客观要求而自觉加以实施的,可以看作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体现。但是由于没有先例可循,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我国从1958年起在绝大部分农村实行了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种合作医疗事业的资金于集体提取的公益金。据统计,1978年人均公益金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