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资本论》教案-8.ppt

格式:ppt   大小:100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资本论》教案-8.ppt

上传人:cjc201601 2018/6/24 文件大小:1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资本论》教案-8.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资本论》教案8 -<资本论>第三卷的主要内容
mjp
6/24/2018
1
一、《资本论》第三卷的结构
1、总体结构及分篇内容
《资本论》第三卷考察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即探讨“资本在其发展进程中所采取的各种形式”(《资本论(法文版)》第一卷,第5页)。基于上述研究对象,第三卷计分七篇共五十二章。第一篇至第三篇分析产业资本的具体形式;第四篇分析商业资本的具体形式;第五篇分析生息资本的具体形式;第六篇分析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地租;最后第七篇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各个基本阶级的收入及其最终来源。
第一篇所研究的两个转化是从本质到现象、从抽象到具体的枢纽点,也是从前两卷到第三卷的枢纽点。因为前两卷考察的是价值、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等这类抽象的本质的东西,而本篇的这两个转化则是考察从抽象回复到具体,从内在本质到呈现表面现象(成本、利润等)上的一种转变。
6/24/2018
2
《资本论》第三卷的结构-续1
第二篇研究由于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导致利润率的平均化,从而使利润又转化为平均利润。第二篇在第一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在一国范围内同时并列的各个产业部门的不同利润率,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而导致的平均化。利润率的平均化首先是在同一部门内部实现初步的平均化,(这一过程是与同一部门不同企业之间竞争分不开的)然后又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通过竞争和资本自由流动进一步平均化。
通过第一篇和第二篇的两个转化,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得以形成。而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是第三卷的理论前提和基础,只有掌握了此理论,才能进一步掌握第三卷以下各篇的理论内容。
6/24/2018
3
《资本论》第三卷的结构-续2
第三篇结束了对产业资本的考察,同时又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和历史过渡性。第三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既是本卷第一、第二篇的继续,同时又是对《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中“关于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趋势问题的深入研究。在这一篇,马克思不局限于利润率下降这个事实,而是另辟道路,把利润率下降作为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它形式有对雇佣工人的影响等)加以深入考察,从而揭示了资本积累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6/24/2018
4
《资本论》第三卷的结构-续3
第四篇研究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的职能形式的独立化为特殊的商业资本职能。《资本论》第一、二卷以及第三卷一、二、三篇,均以产业资本作为考察对象,虽然某些场合(例如第二卷)也曾经对货币资本、商品资本作过考察,但那是当作产业资本在循环运动中相继采取和共同并存的不同职能形式罢了,它们还没有从产业资本的运动中独立出来,成为社会总资本的一部分,单独执行某种职能,并为剩余价值服务。
本篇研究的直接对象是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这也是前三篇理论研究的直接继续和扩展。可以说,从第四篇到第六篇构成第三卷的第二单元(第一篇到第三篇可能看作第一单元),中心问题考察社会总资本结构中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除产业资本以外的商业资本、借贷资本、资本主义地租等),及参考剩余价值瓜分的具体形式。
6/24/2018
5
《资本论》第三卷的结构-续4
第五篇所研究的生息资本也是产业资本的独立化形式,但它不是职能资本,它只参考瓜分平均利润,取得利息。借贷资本虽然也是产业资本的派生形式,但它却不是职能资本,因为它同现实的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没有直接内在联系,从而同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无关,因而不参与利润的平均化。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信用,是资本主义生产与流通的强有力杠杆。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不仅使用“自有”资本,而且大量使用借入资本(特别是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发展以后),从而使平均利润相应地分割为“企业利润”和利息。
6/24/2018
6
《资本论》第三卷的结构-续5
第六篇研究资本投入农业而产生的一定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之上的,因而它不可能废除土地私有权垄断,而只能使其从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业资本家要投资农业或矿业,必须事先租赁土地。因此租地农业资本家既要向土地所有者交纳地租,又要能够取得和其它部门相同的平均利润,否则他就不可能去投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第六篇《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
由于马克思在第六篇集中考察了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农业中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问题,因而能够全面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雇佣工人和土地所有者三个基本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与利害冲突。
6/24/2018
7
《资本论》第三卷的结构-续6
第七篇既是《资本论》第三卷的结论,又是全书理论部分三大卷的总结。第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