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董其昌山水画创作的艺术特征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5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董其昌山水画创作的艺术特征论文.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6/25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董其昌山水画创作的艺术特征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董其昌山水画创作的艺术特征论文
明代后期为山水画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工笔意笔迭出变革而并行辉映,名家圣手层出不穷,以师古出新、清和妙雅的绘画特色而名动海内的江左真逸董其昌为个中翘楚,请看下文董其昌山水画创作的艺术特征。
董其昌,表字玄宰,自号香光,云间华亭人,他出身诗礼之家,自幼喜作书画,壮年得中进士,累官至太子太保,后自弃官归梓,闲居隐匿不出,潜心研****丹青之艺。安逸自适的生活际遇造就了董其昌温逊谦和、澹泊无为的性情品性,其山水画博采五代董源、荆浩,两宋范宽、马远,以及蒙元赵孟頫、黄公望等名家之长,笔法兼合工意双笔之韵,整体偏于疏淡柔宛,线丝游走连贯流畅;构图章法多显工整精细,分置点映之间山水自成;设色表现则秀朗莹润,灵和明澈之气似流转翩动。笔法、构图、设色的映衬交互,使董其昌山水画形成了清远精雅、隽和幽致的艺术风格。
疏淡柔宛的笔法运用
在董其昌的山水绘画作品之中,随处可见楷书的中锋勾描与行书的侧锋点划这两类不同笔法痕迹的游走交融,画家又有意冲淡楷书的方折之力,同时巧妙增添行书的洒逸韵致。而在广泛吸纳前贤名家,尤其是董源、荆浩、赵孟頫、黄公望四大山水宗师的清和盈贯的小写意笔法之后,董其昌逐渐形成了兼工带写的笔法特色,这种既有工笔的齐整严密又有写意的随性无拘的用笔特色也使得他的山水绘画的线丝轮廓于疏淡浑化的基本表征之外,自有一种柔宛简练的飞动之气。
《林和靖诗意图》为董其昌授翰林院编修之后、偷闲幽居江宁府所作的立轴精品,这时他已到不惑之龄,已露退隐林泉之迹。该作以北宋隐逸高士林逋(字君复,谥号和靖)所筑造的余杭孤山梅鹤别业为绘图蓝本,用笔以工笔勾描为主、意笔点划为辅,尽显疏清和柔的融合之妙。先以工笔中锋轻快齐整地斜作勾描以现位于画面底部中央的三两凸起的烟水洲渚,用笔疏润流畅,线丝起伏连贯,接着以意笔侧锋轻快斜划出洲渚之上细密如茵的长茎野草之丛,再以意笔小写的侧锋轻点出与长茎野草之丛相邻的矮茎新发草甸,平矮低缓的沙洲草渚遂幽清而生。在主体洲渚的右上侧,则以略为淡润的工笔中锋匀畅勾描出四五株翠碧高榆的挺拔树干,然后以意笔侧锋凝润轻盈地点划出高榆纤细摇曳的繁密枝桠,接着以意笔侧锋匀点出高榆疏密有致的四散叶片,线丝游走保持高度一致的爽练淡柔,葳蕤高榆遂卓然而立,赏之自有一种超脱昂逸的澹远之韵。
陈洪绶(l598一1652),字章侯,号老莲,晚号老迟,是明末清初我国画坛上一位杰出的富有创新意识和革新精神的书画家兼诗人,以下就是由为您提供的陈洪绶绘画的艺术风格。
陈洪绶虽属名门望族之后,但是其九岁丧父、十八岁丧母,生活十分凄苦,然而这并没有影响陈洪绶的绘画创作,反倒是促进了他的快速成长。陈洪绶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惊人的绘画天分,10岁时师从著名画家蓝瑛学****绘画,成年之后,拜著名学者刘宗周为师,在其影响和指导之下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宝纶堂集》。崇祯年间,陈洪绶被封为舍人,受命进宫。在此期间,他有机会参观宫廷内所收藏的艺术佳品,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他的艺术素养及绘画技艺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与当时的崔子忠被合称为南陈北崔。明朝灭亡后,为躲避清朝的统治,他被迫出家为僧,开始靠卖画度日,虽然生活极其艰苦,但是仍然不放弃自己的绘画追求,并不断地开创新的画风和绘画技法。他一生创作出了许多的绘画作品,不仅有山水画、花鸟画,还有人物工笔画,其主要代表作品有《陶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