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下.doc

格式:doc   大小:80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近现代史·下.doc

上传人:tanfengdao 2018/6/25 文件大小:8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近现代史·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六单元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
第19课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
一. 社会****俗的变革A P 91—92

(1)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
 国际:法国启蒙运动和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国内: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对国民产生深远的影响
(2)革命政策的推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发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

(1)剪辫子
(2)易服饰(长袍马褂西服中山装)
(3)改称谓(老爷、大人官职、先生、某君)
(4)变礼仪(跪拜脱帽、鞠躬、握手等“文明仪式”)
(5)倡女权(禁缠足、男女同校)
:使中国的世俗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提高了人们的文明素养,增强了人们的平等意识,促进了女权的进步。
P92-93

(1)时间:1913年
(2)主要原因:
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企图建立独裁统治
‚ 袁世凯签订《善后借款合同》出卖国家主权
ƒ 导火线:袁世凯刺杀宋教仁
过程:
 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暗杀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
‚ 孙中山号召革命党人兴师讨袁
ƒ 1913年7月,李烈钧在江西举兵讨袁
④随后,各省相继宣布独立,加入讨袁行列
(4)结果:失败,孙中山等流亡海外
(5)失败原因:南北武力悬殊

(1)时间:1915—1916年
(2)原因
 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出卖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
‚ 袁世凯公然宣布复辟帝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
ƒ 袁世凯的卖国和倒行逆施,遭到了全国人民的激烈反对
④袁世凯在北洋军阀内部众叛亲离
⑤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国民党、以梁启超为首的原君主立宪派和以蔡锷为首的地方势力一起反对
(3)内容:蔡锷在云南举起反袁护国(中华民国)的旗帜,全国各地纷纷响应。
(3)结果: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并死去,护国运动胜利。
(4)胜利原因:袁世凯卖国和称帝行为,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举国反袁,反袁力量十分强大。
第20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新青年》A P95—96
1.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
(2)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在民国初年和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
(3)思想文化方面: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和清末新政等时期,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国,而且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
(4)社会现状方面:民国初年的社会现状与辛亥革命所唤起的希望形成巨大的落差。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共和制度所以不能真正实现,是因为中国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新青年》
(1)时间、创办人、地点: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并于1917年初迁至北京。
(2)主张:《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用民主反对专制独裁,用科学来破除盲从和迷信,把科学与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尺度。
:
(1)积极: 《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掀起了思想解放运动
‚ 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做了思想和干部准备
(2)局限:对传统文化有一概否定的不良倾向
P96—97
新文化运动史一场思想革命,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作为文学革命,它的重要内容有: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改良中国文学
(2)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要求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来表达新思想。由此掀起了文学革命
(3)鲁迅发表《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小说把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是新文学创作的一个范例,充分表现了新文学的生命力。
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1919 A P99-100
1、原因
(1)国内
 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国民民族意识觉醒,要求独立自主的意识增强
‚ 北洋军阀政府实行独裁统治,投靠帝国主义,大量出卖国家权利,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ƒ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社会力量不断成长。
④ 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