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2012——2013).(2).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2012——2013).(2).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8/6/25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2012——2013).(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永兴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2007—2008学年度)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的理念给当代中国解决长期围绕和阻碍教育发展的诸多问题。如:教育的目标、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角色、课程观、评价观、学科地位及目标等核心的问题,从而全面系统地阐述当代教育的发展模式及方向,也向广大教师提出一个极富创生性的课题,为广大教师提供终身学****展示自我、探索发展的平台。学校作为实施和实践新课程主阵地,必须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办学理念,才能支撑新课程实施的一片晴朗的天空,为此永兴小学在新课程的这块处女地上辛勤地播撒、耕耘和创造,为桂林市的新课程的实施鼓风扬帆。
二、实验目标
1、通过实验,验证新课程的适应性,探索调整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路和方法。将课程改革与各项教研活动结合起来,以中低年级为重点,探索实施新课标的方法、途径,努力将新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任务落到实处。
2、以改革课堂教学,建立新型教学模式为中心,促使教师尽快转变教学观念,建立新型的平等、互信、合作的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方法和学****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改变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要形式的评价方法,将诊断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逐步建立项目多元、形式多样的评价体系。
4、以新课程改革实验为动力,促进全体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管理、研究、指导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队伍。
5、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6、开发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建立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体现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优势的校本课程体系。
三、实验范围
根据《纲要》提出的课程结构要求,我校课改的课程设置确定为:“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以及“地方与学校课程”。
四、实验原则
1、系统性原则。
课程改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课程改革实验,形成开展课程改革的共识,努力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良好社会环境。
2、主体性原则。
学校是课程改革实验的主体,要把增强与发挥广大师生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作为课程改革实验的关键环节。要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主体作用,使实施新课程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要求。
3、发展性原则。
通过课程改革实验,推进我校基础教育高质量、高标准、均衡化发展,促进每一位教师的进步与发展,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使学生在身体、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和谐发展。
4、创新性原则。
通过课程改革实验,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经验与示范。要借鉴各地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以优先超前发展基础教育的战略眼光认真实施新课程,把我校教育改革已取得的成果有机地融入新课程实施之中,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色的现代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五、实验措施
1、形成三种机制,引导教师确立现代课程观念。
开展新课程实验,必须改革传统的“教材即教材,学科即学科”的观念,确立现代课程观,充分认识课程是学生生命发展的载体,是师生对话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