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泰国语言与文化》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本课为学校通识教育课程。周学时:2,学分数:2。本科以云南省建设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为大背景,通过对泰国历史、文化、语言的教授,让学生从泰国地理位置、泰国历史、泰国民族、泰国华侨、泰语基础语言、泰语与泰民族、泰国民俗、泰国人的娱乐与饮食等方面认知泰国,了解泰国与中国在历史、文化、语言上的联系和泰国在东南亚国家中的地位,从而使对中泰经济文化有更深学习愿望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领域知识,本课以较独特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讲授、学生语言学习与应用结合起来,以期在有限的教学时段里师生互动,拓展教学,给学生以大量的学习和思索空间。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讲授泰国国家的历史、文化、语言,一定的历史、现实背景下中泰两国的经济文化交往,旨在树立学生的全球观、地域历史、文化发展观,从而拓展视野,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合作交流的知识和能力,并结合认知自己的家园,激发国家精神和民族精神。通过一定的常用语言学习,要求学生能透过语言,了解另一个国家的国民与民族,从而对进一步的深造学习作好准备。
教学方法:
本课通过课堂讲授与基本语言学习,配合大量图片,培养学生对泰国的正确认识,对泰国历史、文化、社会的理性思考;本课的教学以中泰交流发展为主线,以泰国语言与文化学习为主要内容,采取教学互动的形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环节,利用一定的知识更多地观察现实、思考现实。
第一章泰国概况
第一节泰国地理位置
北纬5度35分至20度15分,东经97度30分至106度。泰方公里。东南亚国家中列第三大国,仅次于印尼和缅甸。全国的长度从北部清莱府至南部耶拉府约1620公里,最宽幅度从北碧府至乌汶府,宽约780公里。
泰国的海岸线总长2,669公里,位于东海岸的长度是1,804公里,位于安达曼海部分的长度是865公里。
泰国的北部和西部邻缅甸,北部和东北部邻老挝,东部界柬埔寨,南部接马来西亚。
泰国根据地理状况分为六部分:
一、北部:山脉高原居多,位于清迈府的因陀隆山,海拔2,565米。是全原居多,有发源于北部的滨河、汪河、永河、澜河四条河流汇聚成的湄南河,为泰国第一大河。在泰国境内全长1,110公里。
三、东北部:多高原,有一条连绵的山脉,与老挝有湄公河为界,主要的河流有:栖水、蒙水、宋堪河。
四、东部:位于东北部地区和泰海湾之间,有巴真河和挽巴功河,尖竹汶山脉横列期间,西、南邻泰海湾。
五、西部:高山和平原交错,大桂河和小桂河是主要的河流。
六、南部:地势为半岛,为马来半岛的一部分,因位于泰海湾和安达曼海湾之间,故沿海一带多岛屿,邻泰海湾一边的有苏梅岛、帕岩岛、红统岛;邻安达曼海湾的有普吉岛、禾鲁稻岛等,其中,普吉岛为泰国第一大岛。
第二节泰国历史
泰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据历史学家的考证,目前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小黑人和沙盖人就是泰国原著民族的后裔。在泰族没建立素可泰王朝(1238年)之前,公元三世纪时,印度文化开始传入,六至十一世纪,孟族势力扩张到了今泰国一带地方,建立世界奇迹之一“吴哥窟”的高棉族,也曾占领了今泰国的部分土地,
泰载,泰族源于中国的南部,与中国汉藏语系
壮傣语族(壮侗或侗傣语族)的民族关系密切,在向南部的迁徙过程中,势力不断扩张,最终摆脱了高棉和孟族的统治而宣布独立。
泰国过去正式的名称是“暹罗”(英语:Siam)。(暹罗湾)到了1939年5月11日,泰国人用自己民族的名称,把“暹罗”改为“泰”(英语:Thai),取其「自由」之意。因为当时的东南亚,只有泰国还是独立的国家,其它国家都成为了荷兰、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的殖民地。现在还有少数华人把泰国称为“暹罗”。
素可泰王朝
泰族于1238年建立,传九世,独立时间约140年,1378年沦为大成的藩属国,1438年为大成所合并。
蓝康恒大帝:素可泰三世皇,在位期间:
从中国引进制陶技术,产品销到马来西亚、爪哇、菲律宾、日本等;
独尊佛教,开启泰国后代国王出家的风俗;
参照吉蔑文和孟文创造了泰文。
大成王朝
大成王朝开国国君“乌通王”,1350年建都“阿育陀耶”,中国人称为“大成”,先后更换了五个王朝,共计33位君主,凡417年。第五个王朝曼普鑾(銮,luan,铃铛之意)时期,发生内乱,缅甸军来犯,至1767年,大成为缅军所破,大成王朝结束。
大成时期,与中载,共约100次。
吞武里王朝
1767年12月,华裔郑信光复暹罗,在吞武里地区建立新都,史称“吞武里时代”。后因宫廷内部争权夺利,执政后期因嫔妃争宠而精神错乱,不久被政变者处死,时年48岁。
为纪念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