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打造国际精品通州园、建设京东产业新区
——通州园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
GEI-P-2010-010 © 长城战略咨询·版权所有
项目研究空间范围
本课题研究空间范围主要包括通州区的以下七个园:
园区名称
规划面积
(km2 )
通州园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
通州园金桥科技产业基地
13
北京通州物流基地
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通州经济开发区东区
通州经济开发区西区
永乐经济开发区
通州经济开发区西区
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通州经济开发区东区
通州园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
北京通州物流基地
通州园金桥科技产业基地
永乐经济开发区
GEI-P-2010-010 © 长城战略咨询·版权所有
报告分析总体框架
内部诊断
十一五总结
问题与原因
各分园诊断
外部环境
SWOT分析
战略选择
国内外新形势
通州基础与定位
新城案例借鉴
战略任务
发展定位
发展思路
发展目标
产业定位与结构调整
空间布局与园区建设
保障措施与配套政策
创新创业能力建设
GEI-P-2010-010 © 长城战略咨询·版权所有
对通州园区的发展,需要从整个通州区的发展和通州新城的建设来思考
居住功能为主,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缺乏主导产业,城市发展动力不足
通州新城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径?
新城与产业孰轻孰重,是否需要大力发展产业?
在通州新城功能定位下,应选择什么产业为主?
如何看待工业在新城中的定位?
通州园区在通州新城中承担什么职能?
如何打造通州园区产业竞争力,支撑新城发展?
存在的主要问题
是否要发展产业?
发展什么样的产业?
通州园区如何定位?
区域发展规律、产业发展规律
国际新城发展经验借鉴
通州区情特点与现状基础
GEI-P-2010-010 © 长城战略咨询·版权所有
目录
一、通州园区发展战略性思考
(一)通州新城发展解读
(二)新城大开发中的通州园区
二、通州园区“十一五”发展成绩与不足
三、通州园区“十二五”面临的外部环境
四、通州园区“十二五”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目标
五、通州园区“十二五”重点产业发展策略
六、通州园区“十二五”精品型园区建设
七、通州园区“十二五”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八、通州园区“十二五”发展保障措施
目录
GEI-P-2010-010 © 长城战略咨询·版权所有
通州新城建设下一步关键是要转变发展路径,由居住型新城向综合新城转变,实现城业互动
产业发展
新城发展
城业互动协调发展
产业
新城
产业园
城市
城市发展
产业发展
通过规划新建产业园,先有产业的集聚,大部分园区都存在城市功能滞后的现象
产业与城市功能的融合,产业与新城互动,成为“城强业盛”的产业新城
先有城市,通过城市的发展、人口资源的集聚形成的产业,产业能力不强
城市化与工业化呈现互动趋势,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在空间呈现耦合趋势
对于通州新城来说,要获取经济持续增长动力,需要加强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从居住型城市向融合城市功能的产业新城转变
目前,通州新城建设中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一方面,新城发展缺乏产业支撑,经济增长动力不强;
同时,难以有效疏解市区功能,实现新城设立的目的;
此外,纯粹的居住型新城,产生的工作、居住分离,将导致交通压力更大
产业新城发展的两种演进路径
GEI-P-2010-010 © 长城战略咨询·版权所有
GEI-P-2010-010 © 长城战略咨询·版权所有
总结世界新城发展经验,城市主导功能决定了新城发展特点,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呈现出互动发展的趋势
新城类型
工业新城
居住新城
科技新城
行政新城
商业新城
综合新城
典型案例
底特律(美国)
北京顺义(中国)
多摩(日本)
哥伦比亚新城(美国)
筑波(日本)
尔湾(美国)
埃夫里(法国)
上海松江(中国)
临海(日本)
拉德芳斯(日本)
堪培拉(澳大利亚)
城市功能
分担中心城区人口压力,居住功能为主,产业发展滞后
工业聚集地,以一种或多种产业为驱动力带动整个城市发展
科研中心,科研机构集聚,多由政府支持开发
应政府需求建立,政府和相关产业为主,多为政府机构所在地
商务办公、居住、购物、会展等功能齐全,基础服务设施完善
集居住、商业、工业和教育等功能,城市功能完善
以居住为主要城市功能的新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需要进行城市功能转型,依靠产业带动城市的发展(案例:多摩、埃夫里)
城市功能定位决定产业定位,城市功能和产业发展之间是一个互动调整、新旧更替、动态提升的过程,根据城市的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选择产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