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紧张不安、注意困难、敏感易怒、胸闷气短、失眠多梦、极度忧虑。
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保持自信、自我松驰、自我刺激、暗示催眠。【摘要】:本文详细地介绍了一例学生考试焦虑症的心理咨询过程。内容包括有个人一般资料介绍,主诉、咨询师观察,评估与诊断,咨询目标的制定,咨询方案的制定、咨询过程以及咨询效果评估六个部分,来访者为女性,高一年级学生,自高中入学两个月来每遇考试期间心跳加快、身体紧张,有时头痛失眠、上课注意力不很集中,学习成绩有影响,采用门诊系统脱敏疗法进行咨询后,焦虑紧张症状基本消失,已达到咨询预期目标。
【关键词】:考试焦虑症
紧张焦虑
系统脱敏疗法字串7
字串8
一、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王×,汉,女,16岁,高一学生,长女,还有一个弟弟
:
童年生活: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亲管教要求比较严厉,从小脾气倔强要强,对事敏感。
少年生活:在学校学习成绩优秀突出,初二时成绩下降,被父亲骂过,心理产生过冲突。
中考时成绩一般,上了一所普通中学,因此对考试产生了焦虑。
:
精神状态:注意力不能很好集中,情绪不稳。遇试心跳加快
身体状况:头痛、失眠。无既往病史。
社会功能:学时身体健康。就诊目的:想改变目前状态,提高学习成绩。心理测验结果:
1、焦虑自评量表测验结果:总粗分:54,标准分68分,超过SAS标准分分界值18分。
2、抑郁自评量表测验结果:总粗分48,标准分60分,超过SDS标准分分界值7分。
3、艾森克人格问卷测验结果:E:38;N:60;P:41;L:32。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两个月来,由于别的同学考上了好的高中,而自己却上了一所普高,感觉自己中考时成绩不理想,所以进入高中时平时还好,每遇考试时,担心被嘲笑,就出现心跳加快,出汗等紧张情况,自己想改变这一状况。
:父亲管教很严,很看重考试成绩,这次中考成绩不好,父亲很不高兴并骂过自己,因此,进入高中时自己很想好好学时对自己很关心,尽管自己努力学习,但成绩提高不大,由此,每遇考试自己就担心考不好而心里紧张,心跳加快、出汗,有时头痛、失眠、与同学交往正常,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走神现象,自己感到痛苦,想尽快改变这些。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来访者紧张、羞涩、不好意思。语言表达流畅、意识清晰、自知力完整。
2. 家长陈述:孩子从小聪明、内向要强,小学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初一时数学还打满分,我们的管教比较严厉,中考因成绩不好父亲骂过她,孩子挺懂事,也总想考好,因此对考试比较担心、紧张。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个性虽然稍偏内向和不稳定,但基本属于中间型人格。其情绪低落,主要为学习和考试而焦虑,为自己的前途焦虑,为达不到父母的期望焦虑,造成生理机制一定紊乱,身体虚弱。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探索的时间程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试结果和躯体疾病史,精神病家族史以及典型心理与异常的表现排除了精神障碍,例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理性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
诊断: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是非病理性的情绪反应属于心理问题范畴,是考试焦虑。
问题主要表现:
1、由于早年跟爷爷奶奶生活,现在父母家,亲情关系纽带有断层;
2、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存在认知偏差;
3、生理机制紊乱,如生物钟紊乱、食少、忌口多、身体虚弱等;
4、在社会因素中父母缺乏教育引导孩子的正确观念及方式,在学校中缺少朋友,缺少教师对他的学习方式、考试方法的指导。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①以实际行动增强来访者跟父母的亲情关系,使之感受到和认识到父母对他的爱;
②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积极面对考试;
③保证正常的饮食、睡眠,改善身体虚弱状况。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①改变求助者在学习方法、方式上的不良认知;
②改变求助者的升学观,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对于考试的焦虑。按行为理论解释: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个性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主要特征,以防御或逃避行为,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在一般情况下由考试产生适当的焦虑是正常的。但过度的焦虑并且出现了较严重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