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我公司各级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及项目部都非常重视工程质量,并根据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采取了事前预防、过程控制以及事后检验的质量保证措施,愿以优质的工程、良好的信誉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来完成此项工程。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规范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效果。认真研究、总结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
。严把原材料质量关,优化配合比设计,适当减小水灰比。
,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 8%。
40%以内,每立方米混凝土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 1000kg,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 15%。
,塌落度值按施工规范采用。
,特别是板面负筋保护层厚度,不使负筋保护层过厚而产生裂缝。
、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 500mm 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移位。双层双向钢筋,应设置钢筋撑脚,钢筋撑脚纵横间距不大于 500mm,应交叉分布,并对上下层钢筋作有效固定。
(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 1/3 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φ******@150、宽度不小于 450mm 的钢筋网带。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
,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二次压抹。
,应在终凝后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能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d。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以提高抗裂性能。冬季应适当延长保温和脱模时间,使其缓慢降温,以防温度骤变、温差过大引起裂缝。
,当混凝土强度小于 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 10MPa 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
,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稳定性,平整度及光洁度。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
。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大于 60d 后再施工,浇筑时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混凝土强度应提高一个强度等级。
,对裂缝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活动跳板,扩大接触面,分散应力,避免上层钢筋受到踩踏而变形,并配备专人及时检查调整。
,应对悬臂构件的上部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
二、墙体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
,严禁使用山砂、石粉和混合粉。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砌筑时块体材料表面不应有浮水,不得在饱和水状态下施工。
。砌筑砂浆的拌制、使用及强度应符合相关规范及设计的要求。
、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 15d 以后,方可补砌挤紧,或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嵌填密实;补砌时,双侧竖缝用高强度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60d 后再抹灰,并不应少于30d。
。
,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应折弯压入砖缝;梁底插筋应采用预埋留置。
、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应用 15mm×15mm 木条预先留缝,粉刷前用 1:3 水泥砂浆嵌实。
。竖向槽须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机械开凿,且在粉刷前加贴满足抗震要求的镀锌钢丝网片等材料。
三、楼地面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
,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进场材料应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性能检测报告,重要材料应有复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