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护理学基础
说课提纲
一、课程定位
二、课程内容
三、教学条件
四、教学实施
五、教学评价
六、努力方向
高素质
技能型
护理人才
各级
医院
社区卫生
服务机构
(一)护理专业培养目标
课程定位
基础理论课
职业能力核心课
人体形态学
人体机能学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药物应用
健康评估
……
护理学基础
内科护理
外科护理
妇产科护理
儿科护理
急危重症护理
……
(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
顶岗实习
临床实践
课程定位
(三)课程目标
岗位群
内科护士
外科护士
门诊护士
急诊室护士
ICU护士
手术室护士
供应室护士
社区护士
…
职业能力
入出院护理能力
清洁护理能力
饮食护理能力
排泄护理能力
消毒隔离技术
生命体征监测能力
给药护理能力
重症抢救护理能力
健康教育能力
…
设
置
具
备
课程目标
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掌握临床常用的各项基础护理技术和基础知识,运用护理程序,分析和解决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
课程定位
素质目标:
树立正确的护理专业价值观,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尊重和爱护护理对象。
养成求真务实、严谨慎独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的护理行为习惯。
具备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能力目标:
能运用护理程序正确评估患者,判断其存在的健康问题,制定恰当的护理计划并付诸实施。
会运用沟通技巧与服务对象进行良好沟通。
能针对不同的患者规范地进行床单位的准备、无菌技术、给药、生命体征的监测、输液输血等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能正确执行医嘱、规范地书写护理文件。
知识目标:
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理解各项基础护理操作的原则。
掌握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操作流程、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入院基本程序
有关操作的理论知识
护理操作节力原则
主动迎接、关爱病人
规范护理操作
准备床单位、运送病人、生命体征监测、护患沟通、护理文书记录。。。
(一)设计思路
各科护士典型护理基础工作任务
卫生部护士执业考试大纲
卫生部护理技术操作项目
学习情境
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
(二)学习情境
课程内容
学习情境
子情境1
子情境2
子情境3
入出院护理
入出院护理
护送患者入院
准备床单位
清洁护理
晨晚间护理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卧有患者床整理及更换床单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消毒、灭菌
无菌技术
隔离技术
舒适的护理
舒适卧位
保护具的应用
控制疼痛
休息与活动的护理
促进患者睡眠
指导患者活动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学习情境
自情境1
子情境2
子情境3
基础护理抢救技术
吸氧法
吸痰法
洗胃法
饮食护理
一般饮食护理
鼻饲饮食及要素饮食
给药
给药的基本知识及口服给药
药液抽吸
皮内注射
皮下注射
肌内注射
静脉注射
吸入给药
药物过敏试验
静脉输液
静脉输血
静脉输血
排泄护理
排便护理
排尿护理
标本的采集
标本的采集
冷与热的应用
冷的应用
热的应用
临终护理
临终患者的护理
尸体护理
医疗与护理
文件书写
医疗与护理
文件书写
续上表
(三)学习情境框架设计
(120课时,第三、四学期开课)
学习情境
理论课时
实训课时
总课时
入出院护理
10
清洁护理
11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14
舒适的护理
8
休息与活动的护理
5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9
基础护理抢救技术
10
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