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星巴克SWOT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星巴克SWOT分析.doc

上传人:n22x33 2018/6/27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星巴克SWOT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星巴克(Starbucks)SWOT案例分析
一、企业背景
对于爱喝咖啡的人来说,星巴克(Starbucks)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它最早来源于19世纪美国文坛杰出大师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经典著作——《白鲸——莫比•迪克》的主人公。1971年,杰拉德•鲍德温和戈登•波克在美国西雅图开设第一家咖啡豆和香料的专卖店星巴克公司。1987年,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斥资400万美元重组星巴克,推动了星巴克向意式咖啡馆的转型,并完全以自己的理念来经营星巴克,为公司注入了长足发展的动力。星巴克公司创办于1971年,创始人是Jerry Baldwin,Zev Siegl和Gordon Bowler,公司主要销售整咖啡豆。从1971年西雅图的一间咖啡零售店,发展成为国际最著名的咖啡连锁店品牌,星巴克创造了一个企业扩张的奇迹。星巴克迅速成长差不多同时运用了这三个战略--星巴克在产品和服务上的精益求精可以看作"递加",不断在不同的区域增开咖啡店就是"复制";从同时出售产品和服务转向以提供服务和体验,这实际上是"粒化"战略。星巴克开创了一种不依赖于广告的品牌创立方式,在消费者需求的重心由产品转向服务,再由服务转向体验的时代,星巴克成功地创立了一种以创造"星巴克体验"为特点的"咖啡宗教"。星巴克的价值主张之一是:星巴克出售的不是咖啡,而是人们对咖啡的体验。这令人想起了东方人的茶道、茶艺。茶道与茶艺的价值诉求不是解渴,而是获得某种独特的文化体验。著名作家董桥说过,有身份的人不饮不无道之茶,茶有茶道,但咖啡自己的道"。而星巴克的成功在于它创造出"咖啡之道",让有身份的人喝"有道之咖啡"。星巴克分别在产品、服务和体验上营造自己的"咖啡之道"。
S优势
W劣势
经营模式:善于根据不同的市场情况采取灵活的投资与合作模式
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创立一种以“星巴克体验”为特点的“咖啡宗教”
产品品质和口味的保证:始终追求卓越品质,坚持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新产品的研发与创新
细致周到的顾客服务:实行一种“定制式”的“一对一”服务
充分占据有利商圈:选址在商业人流密集路段
本土化问题
组织结构的效率不够
供应链的管理压力:群体管理的效率、准确性和专业性,各地市场不同的存货管理方式的整合压力
资金链管理的压力:商业地产的租金
体验淡化、服务水平下降。为了获取规模效应和达到其财务目标,接连降低成本,采用流水作业完成其服务流程
O机会
SO优势机会策略
WO劣势机会策略
市场进入的空缺:进入中国的壁垒很低,潜在用户的需求
时代大背景的契机:全球化提高跨地区、跨国之间品牌的协同效应
中国咖啡市场潜力巨大:远未饱和,是典型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有利于星巴克扩大品牌效应
结合内部优势及环境机会,实行市场占有率扩大战略、品牌延伸战略。在扩张中应该注重对影响品牌价值的关键因素进行评估持续改进,避免因忽视核心价值而导致品牌价值的稀释。进入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