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72例临床疗效观察.doc

格式:doc   大小:5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72例临床疗效观察.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6/27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72例临床疗效观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72例临床疗效观察
【关键词】鼻内窥镜鼻窦炎鼻息肉
慢性鼻窦炎是鼻科的常见疾病,由于其带来的鼻腔阻塞、头痛、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不便。慢性鼻窦炎致病因素与发病机制较复杂,可能与机体自身及环境多种因素,包括感染、变态反应、炎症、遗传、空气污染等有关,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故现有的临床药物保守治疗以及传统手术术后效果常常不佳,并且术后复发率高,疾病极易迁延不愈。随着鼻内窥镜应用于临床治疗慢性鼻窦炎,使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极大降低了复发率。现将我院2007年4月-2009年1月收治的72例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4月-2009年1月收治的7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涕及头痛史,伴嗅觉减退。所有患者均经详细鼻腔检查,常规行鼻窦冠状位或水平位CT扫描及鼻内窥镜检查,无手术禁忌证。其中男38例,女34例,年龄17岁-74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1年-29年。按照海口会议制定的“海口标准”进行临床分型分期:I型(单纯型慢性鼻窦炎)31例(其中1期18例,2期7例,3期6例);Ⅱ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30例(其中I期17例,2期13例);Ⅲ型(多发性鼻窦炎或全组鼻窦炎)11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分期、合并症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术前准备:术前行常规鼻内窥镜检查,了解息肉的大小直径、具体位置;常规行鼻窦冠状位及水平位CT检查,详细了解鼻息肉的生长范围、原发部位、有无骨质破坏,同时了解有无鼻中隔偏曲、鼻窦炎等并发症。同时术前进行三大常规、凝血四项、生化常规、心电图及胸片等各项理化检查并积极治疗合并症。术前3日静脉输注抗生素预防并发症。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按照Messerklinger术式,在内窥镜下先吸切鼻腔息肉组织,再逐步切除钩突,由前向后打开筛泡,开放病变鼻窦的窦口,清理窦口及窦腔中病变组织,同时矫正解剖变异。术毕用膨胀海绵或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
术后治疗:术后静脉给予抗生素,口服泼尼松30mg/d至术后14d,同时口服黏液促排剂等。24h-48h后抽出纱条,若同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者于3d后抽出,抽取纱条后注意每日清洁鼻腔、去除干痂及清除分泌物。出院后予以抗生素、鼻腔类固醇激素、黏液促排剂及鼻腔冲洗等治疗,出院后嘱患者隔周换药至伤口上皮化、中鼻道通畅、鼻腔无粘连为止。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14个月,平均9个月。

术前准备同治疗组。
手术方法:采用Wigand术式。首先切除中鼻甲后半部显露蝶窦口,进而切除蝶窦前壁开放蝶窦,然后由后向前循序开放后组筛窦和前组筛窦,最后开放额窦口和切除鼻囟门扩大上颌窦自然口。术毕上颌窦腔内填塞碘伏纱条,鼻腔内填塞凡士林纱条。

,P<。
2结果
%,%,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手术治疗效果比较(例/%)
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