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XX油田裂缝性油藏井网加密调整方法探讨.pdf

格式:pdf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XX油田裂缝性油藏井网加密调整方法探讨.pdf

上传人:pw4463 2015/6/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XX油田裂缝性油藏井网加密调整方法探讨.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XX 油田裂缝性油藏井网加密调整方法探讨
王晓明
大庆油田采油七厂黑龙江大庆 163517
摘要:本文在裂缝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 XX 油田裂缝对油田开发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应用生产压
差法和启动压力梯度法对 XX 油田裂缝油藏合理井排距进行计算,同时应用长庆安塞油田的开发实践验证了
裂缝性油藏的井网展布方式,最终拟确定 XX 油田的井网加密调整结果。
关键词:裂缝;启动压力梯度;合理井排距;井网加密
引言
XX 油田为比较典型的低渗透难采储层。该区为三角洲前缘相沉积,为中低孔低渗透油
层。岩心分析和开发动态表明,该区储层天然裂缝较为发育,对油田注水开发的影响明显,是
造成油田含水和注水压力上升速度快、水淹水窜严重、平面矛盾严重、油井见水不均匀、低
产低效井较多和采收率低的主要原因。
1 XX 油田油层基本地质特征
XX 油田油层砂体沉积主要受北部三角洲沉积体系控制,XX 油田油层埋藏深度 1500m 左
右,地层厚度 20m 左右,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减薄。XX 油田共发育了 4 个主力油层(葡Ⅰ
2、3、4、5 小层),主力油层砂体分布范围广,砂体的成片性好,表现为典型的三角洲外前
缘相席状砂体的沉积特征。4 个主力砂体有效厚度的钻遇率最高可达 %,较低的为 %,
砂体的成片性好。从钻遇厚度来看,以葡Ⅰ4、5 小层钻遇厚度较大,其次为葡Ⅰ2、3 小层。
从不同小层的有效厚度来看,该区主力油层发育规模较大,以单层有效厚度小于 m 的砂
体分布为主,其中以 - m 的小层分布范围最大。
XX 油田葡萄花油层属中孔低渗透油层,地面原油密度 ;原油粘度 ,
地层原油密度 t/m3,粘度 ,饱和压力 ,体积系数 ,原始气油比

2 XX 油田油层裂缝发育规律
XX 油田油层裂缝比较发育,以高角度构造裂缝为主,具有方向性明显、分布规则的特
征,主要发育近东西向、近南北向、北西向和北东向四组裂缝,呈“米”字分布,且四组裂
缝的发育程度依次由强变弱。
受应力场的影响,近东西向裂缝受拉张作用,连通性好,张开度和渗透率最大,而其他
裂缝受压剪或挤压作用,连通性差,张开度和渗透率小,因此东西向裂缝是该区的主渗流裂
缝方向。

1
表 1 XX 油田油层分组裂缝参数综合评价表
裂缝方位东西向裂缝北西向裂缝北东向裂缝南北向裂缝
平均裂缝间距

指数 I 值
平均裂缝开度(μm) 100 70 65 50
平均渗透率
499 137
(×10-3μm2)
裂缝开启压力(MPa)
根据示踪剂、电子干扰试井、注水及压力动态资料分析,该区东西向裂缝在动态上表现
得十分明显,渗透率很高,并且明显高于静态的裂缝渗透率,而其它方向裂缝反映较弱,这
主要与该区现今地应力分布引起的上述裂缝渗透性各向异性以及不同组系裂缝的开启压力
有关。根据不同组系裂缝开启压力的计算,该区东西向裂缝启动压力最小,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