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在活动中明理在感悟中践行
——品德与生活《安全才能回家》教学案例赏析
教材分析:
《安全才能回家》是四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三单元《我们出行真方便》当中的第二个话题。本课主要通过认识交通标志和远离交通事故两个版块来呈现。
教学对象分析:
交通安全与小学生的出行是息息相关的。但在我们农村地区,三少一多现象(即:交通标志少、学生认识少、监管部门少、违规行为多)其中交通标志少、学生认识少也就成了本节课教学的难点,这也导致很多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所以认识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的学习尤为重要。
教学设计思路:
教是手段,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本节课主要采取以下教法:
。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触动学生心灵。
。采用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掌握各种交通标志,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中通过多个活动(活动一再现事故场面、活动二认识交通标志、活动三争当安全小卫士),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全员参与。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学会看懂常见的交通标志。
(二)能力目标:1、在生活中能按照交通标志的提示行路,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好习惯。2、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分析社会交通信息的初步能力
(三)情感目标:树立珍爱生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安全意识。
学习重点:知道交通事故的严重性,认识交通标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学习难点:认识交通标志,能按照交通标志的提示行路。
学习准备: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资料和常见的交通标志。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再现事故场面
1、看车祸视频画面。
2、分组交流收集到的身边的交通事故。
3、分析事故原因—不遵守交通规则。
【设计意图】
利用生活资源激趣。学生通过一个个惨不忍睹的画面,激发了兴趣,体验到生命的宝贵与脆弱,初步意识到交通事故的严重性,产生认识交通标志的需求和动力,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
(二)、体验感悟,认识交通标志
1、认一认。
认识课本中常见的四种交通标志图案,了解它们的含义。
2、说一说。
分组交流自己收集的常见的交通标志,说说它们各表示什么含义?
3、分一分。
学生分组按特征把交通标志分类整理。(有的按颜色分,有的按形状分…)
4、找一找。
小游戏——交通标志找朋友。(每组派一名代表,在“找朋友”中的儿歌中快速找到自己的同伴。)
5、玩一玩。
模拟街头场景活动——我是文明行路人。(学生分别扮演汽车、自行车、行人在马路上行走,演示出见到各类交通标志时应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
注重活动体验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学习内容要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机融合,使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学会生活,认识社会。”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基础,以参与实践活动体验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掌握常见的四类交通标志。学生始终在参与活动中学习明理,在活动体验中学有所获。
(三)、深化践行,争当安全小卫士
1、评一评。
通过课件出示画面,让学生判断图中小朋友做法对吗?为什么?应该怎么做?
2、议一议。
交流,画面上的行为,在你们平时上学、放学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