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7
文档名称:

名家语法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357KB   页数:17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名家语法论文.doc

上传人:n22x33 2018/6/28 文件大小:3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名家语法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名家语法论文
目录
陆俭明: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与句法、语义的动态性
刘丹青:语义优先还是语用优先——汉语语法学体系建设断想
周国光:汉语配价语法论略
沈阳:领属范畴及领属性名词短语的句法作用
邢福义:否定形式和语境对否定度量的规约
姚振武:汉语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原因及规律
陈光磊:汉语功能词类说
李宇明:论词语重叠的意义
蔺璜:汉语语法体系的嬗变
张世年:关于汉语句法组合的制约因素
石毓智:时间的一维性对介词衍生的影响
沈阳:数量词在名词短语移位结构中的作用与特点
袁毓林: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
邢福义:汉语语法结构的兼容性和趋简性
眸子:语法研究中的“两个三角”和“三个平面”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与句法、语义的动态性
(提要)
北京大学陆俭明

?. 引言
“词语在结构中的句法、语义多功能性”,是指词语在相同的词类序列中,可体现不同的功能,在句法上是如此,在语义上也是如此。

?. 词语在句法上的多功能现象
1 出租汽车
2 坐这儿两个人
拉车上一把雨伞
3 吃了他三个苹果
修了王家三扇门
4 肝炎,急性好治,慢性难治。
彩色贵,黑白便宜。
5 他比阿Q还阿Q。
很中国
6 高他一个头
大他三岁
词语在句法上的多功能现象,早已为人们所注意,只是没有意识到这是词语在句法上的多功能性的表现。例如过去汉语语法学界说,“出租汽车”既可看作是述宾关系,“出租”是述语,“汽车”是宾语;也可看作是“定-中”偏正关系,“出租”是定语,“汽车”是中心语。

?. 词语在语义上的多功能现象
1 大衣口子
“大衣扣子”,在语义上我们既可以分析为隶属关系(意思相当于“大衣上的扣子”,扣子是大衣有机的组成部分,个儿有的大,有的小——如袖口上的扣子),也可以分析为类属关系(意思相当于“大衣上专用的扣子”,个儿都是大大的)。
诗人风度
2 芯儿蛀了的
儿子参军的
3 人吃饭*饭吃人
十个人吃一锅饭一锅饭吃十个人
一张床睡两个人两个人睡一张床
两个活儿干四个钟头四个钟头干两个活儿
一条板凳坐三个人三个人坐一条板凳
(A) 表示容纳量
(B) 表示“每”
4 台上坐着许多人
门上贴着一幅画

?. “语法的动态性”理论
该用什么理论,该怎样解释上述词语的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我们觉得,可以用郭锐提出的“语法的动态性”理论来进行解释。

“语法的动态性”理论是郭锐(2002)最近提出的,这个理论对解决上面所提出的问题很有帮助。什么叫“语法的动态性”呢?郭锐指出,词在句法层面上会产生词汇层面未规定的语法性质,我们把这种语言现象称为“语法的动态性”。先前郭锐(2000)就认为,词语的语法性质应区分为“词汇层面的语法性质”和“句法层面的语法性质”。词语在词汇层面的语法性质,是词语固有的词性,可以在词典中标明;而词语在句法层面的语法性质,是词语在具体使用中产生的,由句法规则控制。词语在上述两个层面的语法性质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例如:
(1) 小王有一撮黄头发。
“小王”、“黄头发”在词汇层面是名词性的,现在在句法层面上,即具体在上面例(1)里,呈现的也是名词的语法性质。但有时会不一致,例如:
(2) 小王黄头发。
例(2)里的“黄头发”就跟词汇层面的词性不一致,它在上面这个句子里,即在句法层面呈现的是谓词性质。
归纳郭锐(2002)所说的语法动态性的种种表现,我们可以把“语法的动态性”概括为以下两方面的表现:
一、某个词类里的词在句法层面其语法功能发生变化。例如区别词,从词汇层面说,它固有的句法功能是只能作定语或跟助词“的”构成“的”字结构(朱德熙1982);但是,有些成对的区别词,如“急性”、“慢性”等,到了句法层面,在一定条件下(含对比意),可以作主语。例如:
(3) 肝炎,急性好治,慢性难治。
(4) 那柜子,我觉得框式好看。[意味着板式不好看]
二、动词或形容词的论元数(或说“配价数”)发生变化。例如:
(5) 张三跑了一身汗。
(6) 张三高李四一个头。
例(5)里的“跑”,从词汇层面说,它是一价动词,不能带宾语,但在这里增加了一个论元(或说“配价成分”)──“一身汗”。例(6)里的“高”,从词汇层面说,它固有的语法功能是一价形容词,但在比较句里它后面可以带上两个论元──“李四”和“一个头”。换句话说,“跑”由一价动词变成了二价动词;“高”由一价形容词变成了三价形容词。
再如“总共/一共修了王家三扇门”里的“修”和“总共/一共吃(了)他三个苹果”里的“吃”。这里的“修”、“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