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远去的乡愁.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远去的乡愁.doc

上传人:bjy0415 2018/6/28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远去的乡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远去的乡愁
陈平
《人民日报》( 2012年02月29日  24 版)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乡愁,颇像一曲古老而又充满着温馨的歌,每当夜阑人静之际,它会时隐时现,忽远忽近在你耳边响起,恰如游子剪不断的情怀和思念,洒满了童年的酸甜苦辣,这时,真恨不得两胁生出翅膀飞向故乡!
我的故乡是一个典型的盆地式客家小山村,一排排的小青瓦房傍着四周山下建造,中央是水旱二用的田野,村子里屋前东西二条小溪清澈见底,水中小鱼小虾偶尔可见,整条小溪上有不少“石跳”和石板小桥,每天早晨,妇女都会三三两两地蹲在一起洗衣服并呱呱啦啦地唠叨着家常。春天季节,桃红柳绿,竹篱兼小青瓦屋、绿树一角的屋檐下袅袅炊烟,真是“小桥流水人家”!俨然一幅生机盎然的设色“国画”!
当然,最使人眷恋的还是故乡那一片片屋后的树林,尤其是我们村子祠堂后面那一片,大的可二三人合抱,小的如缸瓦罐粗。这树林子下面,连接长着贴着地面生长的野草,是我童年的乐园。这一片“园子”树林,会长出如针刺般的“园子”,秋深果熟季节,掉得满地皆是,剥去带刺外皮,咬开果壳,如板栗肉一样喷香;这些树木,一年四季,郁郁蓊蓊。还有,不管多么热的酷暑天,只要往那里看上一眼,就会感到浑身凉爽……然而,这些长了几辈人的森天古树,经“人民公社”办食堂以后,被伐作食堂柴薪或大炼钢铁烧作木炭,早已荡然无存。就连新中国成立后就断了“香火”改作小学的祠堂,如今也已经断壁残垣,长满野草了!故乡的小学,上世纪80年代初期,老师10多个,学生200多名,因为校舍拥挤,迁出原来改作学校的祠堂。但到如今,故乡的小学去年仅剩下三个教师七名学生了!据说不久要撤掉并校。
在我的家乡,我是第一个走出去的人。1976年,我悄悄离开那贫困的小山村去到外面的世界。刚出来的头几年,每逢过年,总想回家看看,由于渴盼着回家,提前多少天心旌就摇荡了,觉睡不好,饭吃不香,合上眼睛就感觉走进家门。背着鼓囊囊的大包小包的年货回到家里之后,一连几天晚上,全村子里老老少少都会到你家里闲聊,听你讲外面的精彩世界;讲到吃的时候,和你一起咽口水;讲到快乐的时候,和你一起欢笑;讲到惊险的地方时,一起和你捶胸顿足;一支接着一支地抽着我带回村子里很少见到的香烟,满屋子烟雾缭绕,满地的烟头烟灰,人来了一拨又一拨,二三十条香烟,不到一周便一扫而光了。这也许便是“乡音”和“乡情”吧!那时节,许多的人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试探着如何离开!
离开故乡的开头几年,我回去过年了。城市的丰富生活经常使我忘却那些“乡音”和“乡情”,回到老家,最不****惯的就是上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