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专题五国际热点问题透视讲稿(肖正富)
第一讲拉登之死
一、本·拉登的死对美国中东战略的影响
自“”事件以来,美国打着反恐旗号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由于阿富汗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心地带,不仅是连接欧亚大陆和中东的要冲,还是大国势力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冷战时期,美国和前苏联就都想把阿富汗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
二、本·拉登的死对国际形势影响
首先从打击“恐怖主义”和“恐怖组织”这个方面来说,,。对于美国政府来说,也算是给了美国民众一个合理的交代。其次拉登的死鼓舞了参加反恐战争的各个国家,对于世界上反对恐怖主义的国家来说,。
本·拉登的死对我国的影响
一直对中国进行分裂活动的“东突”组织与“基地”组织、阿富汗“塔利班”组织、巴基斯坦“塔利班”组织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拉登别击毙后,基地组织的大量机密信息随之外泄,其中就可能包括攻击计划、恐怖策略、训练营地址等,美国从拉登哪里掌握了大量关于恐怖组织的资料,对包括“东突”组织在内的多个恐怖组织都构成威胁。
拉登其人其事
拉登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乌萨马·本·拉登1957年生于沙特阿拉伯吉达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其父是沙特有名的建筑业大亨。这个富豪之子,与他的54个兄弟姐妹不同的是,他不去西方国家求学,不接受西方价值观的教育,而在家乡吉达读完小学和中学后毕业于利雅得大学经济管理系。他当过工程师,从石油和建筑业赚取了巨资。他在西方拥有数家公司,个人财产估计达数十亿美元(有人说5亿美元),称他是一个大资本家,是够资格的。
第二讲轰炸利比亚
一、最根本的原因是利比亚的社会矛盾特别
是部族矛盾突出,失业率高
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报告,2010年利比亚的石油产业占其出口额的95%,是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作为非洲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利比亚的人均GDP达到了近15000美元,在世界各国的排名中并不低,但由于缺乏能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生产制造业和服务业,利比亚的失业率达到了近30%。
二、卡扎菲41年的铁腕统治和“子承父业”的
接班态势使国内各方十分不满
此次中东北非乱局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群众对个人长期执政的厌恶,对家族政治、“子承父业”的严重不满,埃及是这样,利比亚也是这样。
受到近邻突尼斯和埃及群众运动的鼓舞,大批的反对派走向
街头,而卡扎菲对于群众采取了强硬的镇压手段,激化了矛盾
40年来,虽然国内矛盾重重、挑战不断,但强人铁腕统治下的利比亚国内一直没有发生过对卡扎菲政权有致命影响的事件。此次利比亚的乱局,直接的触点是突尼斯和埃及的群众运动取得进展,激发了利比亚反对派的斗争热情。
国外势力对反对派的支持使得内战最终爆发
政治独裁不可选取。
经济垄断不可过长。
分配机制不可失衡。
民生问题不可忽视。
军事建设不可放松。
利益因素不可小觑。
第三讲中东问题
二战以后,中东问题一直是世界和平的焦点之一,中东问题也是导致美国“9·11”恐怖主义爆炸事件的直接导火索。人们不禁要问:中东问题的起因是什么?3 000年前,几乎在周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的同时,亚细亚大陆的西边,现在被称为巴勒斯坦的土地上,也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