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地震中母亲的遗言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奇怪。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地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当年唐山大地震,有一位年轻的母亲正一边织毛衣,一边用脚踩着摇篮逗她仅五个月的宝贝女儿。 在这静谧的时刻,传来天崩地裂的声响,母女一起坠入黑暗无边的废墟,所幸的是母女都安然无恙。惊吓后的孩子在母亲怀里睡着了,醒来时啼哭不止。母亲知道她饿了,忙开怀喂奶。一天一夜,滴水未进的母亲奶水枯竭,孩子的哭声却越来越弱。绝望的母亲这时触摸到毛衣针,心里猛地一动……
一周之后,人们发现了这一对母女。孩子一息尚存,小嘴仍吮着母亲的手指头,母亲已然气绝。人们惊奇地发现,年轻母亲的个个手指头都破了一个小洞,脸色象雪一样洁白。 年轻的母亲为孩子流尽最后一滴血奶……
母亲
父母与孩子
之间的
[美] 弗罗姆
爱
母亲、父亲、孩子
解题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内容
爱
对象
作者简介
弗罗姆是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中对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影响最大的人物。主要著述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禅与心理分析》、《心理分析之危机》等。
《爱的艺术》全书阐释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行为艺术。
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体验母爱
感受父爱
完善自身
(1-3)
(4-7)
(8-10)
阅读一、二部分,思考探究:
1、在作者的笔下父母之爱各有什么特点?性质上有什么根本区别呢?
2、作者认为父爱和母爱各有什么积极面和消极面呢?
3、什么样的爱才是成熟的爱?
探究学习
1、在作者的笔下父母之爱各有什么特点?性质上有什么根本区别呢?
②无条件。祝福、和平,不用为此努力。
②有条件。需要努力,顺从是最大的道德。
母爱
父爱
①自然世界。故乡。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①思想世界。法律、秩序、纪律等。
2、作者认为父爱和母爱各有什么积极面和消极面呢?
母爱
积极面: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
父爱
积极面:父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消极面:母爱不能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赢得。
消极面: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父爱。
3、什么样的爱才是成熟的爱?
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不成熟被动
成熟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