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如何治理北京堵车问题.docx

格式:docx   大小:1,631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如何治理北京堵车问题.docx

上传人:s0012230 2018/6/30 文件大小:1.5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如何治理北京堵车问题.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如何治理北京堵车的问题?
北京拥堵的问题,并非是单单的规划问题亦或房价问题那么纯粹,它其实是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多年累积的诸多复杂问题经时间沉淀后在交通层面的一个表现。形成目前北京交通问题的原因,在我看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北京自从元朝变为都城,特别是明朝紫禁城的建成到现如今,一直都是单中心辐射状的城市格局。而新中国成立,手握大权、翻身做了主人的共产党人们自然也难敌权力中心的诱惑。于是,在苏联人的怂恿下,主张把中央行政中心放到西郊的“梁陈方案”被搁置。1953年春,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以行政中心在旧城为编制原则,提出了新的城市规划方案。(这其中梁思成、陈占祥、华揽洪等几位先生和苏联专家以及中央领导人的种种争执,我就不罗嗦了。)
(左为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甲方案,1953年;右为1954年修正稿)
而在新的规划方案出炉的过程中,各大身处权力中心的部门也早早的在北京市规划草图上,选定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而这,便是目前单中心的北京市格局的雏形。
北京目前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实在我看来,远远不用那么麻烦,北京就是一个中心——权力中心。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哪个不是围绕着权力在转? 
权力部门不单单是办公地点集中,为了办公方便,他们又把办公人员的家属区修到了自己大院儿里面或者附近。而这些人的医疗、子女上学、甚至是业余生活,又需要把好的医院、中小学、剧院、博物馆、电影院等等放置在方便到达的位置。 
于是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们便看到了现在的北京:集中了几乎全国最好的医院、全国最好的中小学、设备最先进的电影院……不一而足。而这些好的资源,却由于北京单中心的格局,几乎完全集中在北京的三环内及周边。这种城市精华资源的过度集中反过来催生了三环内房地产、写字楼办公区等等的火爆,日积月累,便造成了三环目前高额的房价与租金。同时,户籍人口的极度增加和不断涌入的外来人口又需要居住之所,面对高额的房价,他们只能选择向离中心更远的外围居住。此时,单中心的劣势便完全体现,城市管理者和规划师们悲哀的发现,北京已无力形成第二个能与之前那个中心相匹敌的城市副中心了。于是,规划师们也只能选择“摊大饼”式的规划模式。回龙观、天通苑等等一个个睡城的出现和北京早晚高峰让人无法忍受的拥堵等等问题是对这种模式最好的批判。 
(最新一轮的北京市总体规划,单中心格局很难被改变。
这就是单中心所带来的交通压力来源:远离中心的人为了享受精华资源必然向精华集中,而北京的路网根本无法支撑这种集中所带来的压力。以上所说的这些,可以说是个恶性循环。
这里插一句,请大家注意,我国在1984年后才允许私人购买汽车。在这以前,单中心的布局并未给北京交通造成极大的压力,宽阔马路上的骑行大军虽然在尺度上看起来别扭,两者却也相安无事,成为了那时北京的一道别样风景。 
而随着私人购买汽车的开放,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近年来已呈指数上升。
机动车原本可以使北京变得宽容,大家不需要再在精华资源附近购房,这其实本是件好事。而此时北京却站出来将这个好处变成了劣势,狠狠的火上浇油了一把。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
 
公有制的土地政策原本可以为城市规划带来巨大的方便,可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这样的土地政策带来的,只是土地在划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