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杭州艮山门地铁上盖物业综合体技术部分.doc

格式:doc   大小:4,539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杭州艮山门地铁上盖物业综合体技术部分.doc

上传人:bjy0415 2018/6/30 文件大小:4.4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杭州艮山门地铁上盖物业综合体技术部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概述
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杭州艮山门地铁上盖物业综合体
项目背景:杭州市地铁工程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地铁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为充分体现“地铁加物业”的建设理念,实现地铁站点所在地区城市功能的聚集、城市空间的拓展、景观环境的改善和土地价值的提高,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结合杭州地铁工程实施,建设杭州艮山门地铁上盖物业综合体。
项目介绍:艮山门地铁站位于下城区区级中心——和平会展旅游商业中心区南侧区块,本次综合体综合体区域内C-C2-01、C-C2-02、C-C2-05及A地块,总用地面积约657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7万㎡(其中地上:35万㎡,地下12万㎡)。
项目特点:地铁上盖物业综合体,是拉动投资、提升杭州城市品质、节约用地、缓解交通两难、确保地铁建设资金链的杀手锏。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四高’方针。”地铁艮山门站,是未来地铁1号线、5号线的交会换乘点,与武林广场站1站之隔,将建成一个集商业、休闲、娱乐、办公、酒店、居住、交通换乘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通过建设“C”形内环路,以综合体为中心,联系大部分商场和住宅,成为一个极富特色的区域级中心,充满都市活力。
项目基地:杭州艮山门地铁上盖物业综合体现状基地东侧为艮山门铁路货运站,南侧为打铁关新村和紫庭花园居住小区,北侧为和平会展中心、野风现代城居住小区,东北侧为焦家村公交始末站,西侧为朝晖居住区;周边有东新路、文晖路和绍兴路等城市干道,道路状况良好;区块内河网纵横,东新河、打铁关河及上塘河等水系融会贯通,景观资源优越。本地块集城市中心、交通枢纽等多方资源于一身,无论从基础设施接入条件,还是公共服务设施共享条件来看,均属于建设开发用地的上选。
技术指标:
杭州艮山门地铁上盖物业综合体方案有关指标如下:
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
657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473659平方米
地上总建筑面积
364249平方米
地下总建筑面积
109410平方米
容积率
C-C2-01

C-C2-02

C-C2-05

A

上部建筑面积
C-C2-01
141240平方米
C-C2-02
75040平方米
C-C2-05
42750平方米
A
102399平方米
本次招标的范围:“杭州艮山门地铁上盖物业综合体工程”建筑方案深化、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气象水文:本工程地处低纬度,属东亚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受西北高压和东南暖湿气流共同作用的影响,春季3~6月为梅雨季,气候潮湿多雨。夏季7~9月为台风雨季,气候火热,暴雨量大。秋季气候凉爽宜人。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受西北气流控制,气温较低,湿度较大,呈阴冷天气为多。℃,℃,历年最低气温-15℃,℃,℃,全年平均气温低于0℃。,日最大降雨量
,,,,年蒸发总量为1355毫米,常年相对湿度80%。拟建场地处于季风影响范围,冬季多为西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常年主导风向偏东,频率8%,最大风速出现在东北向,。11月至次年1月间多雾,,年有雾日最多为83天,年有雾日最少为15天。
2、商业综合体设计理念
大型商业综合体是不同功能空间相互融合,以达到功能互补之目标的一种实现新型的城市建筑空间的设计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建筑规模化;功能多元化;流线复杂化。亚洲国家人口密度大而土地有限,城市往往追求土地及空间使用的效率最大化。以商业+办公+酒店的方式发展为立体式综合开发,并与娱乐、文化设施进一步复合,形成了高度集约化的开发模式。亚洲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仍然主要依靠城市公共交通,促进了公共交通发达的城市中心区繁荣,产生了一系列不同于北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模式,交通枢纽型、文化中心型等新的复合型商业综合体相继出现。亚洲国家喜“聚居”,往往由外而内的形成城市中心区、核心区,由此产生的是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内聚、复合、多元共生等东方哲学设计观。在亚洲,如香港九龙城这样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城市交通往往直接引入商业综合体内部,“多层次”、“立体化”地组织各种城市交通以及其与建筑内部交通的接驳转换。

九龙城的交通厅大阪新梅田地区商业综合体地下入口
当大型综合体与城市交通呈三维立体接驳时,为了整合这种多层次、多种类内外连接方式,很多高层商业综合体,底部都会采用一个贯通水平层的中庭,使各功能出入口“立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