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入乡问俗——语言与文化
嵊州市第一中学吕小江
说“狗”
汉族人眼中的“狗”:
走狗、狗仗人势、狗腿子、狐朋狗友、狼心狗肺……
love me , love my dog (直译“爱我的话,也要爱我的狗”,意译“爱屋及乌”。)
a luck dog (直译“幸运狗”,意译“幸运儿”。)
top dog(优胜者)、 old dog(行家)、 clever dog(聪明的孩子)
西方人眼中的“dog”:
龙
课堂交流
中国龙是一种祥兽。
西方龙则是邪恶的代名词。
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对语言有着深刻的影响.
课堂活动:“民以食为天”
请在括号里填充跟“吃”的工具有关的常用熟语,使句子完整且表达生动。
人们已经习惯了考上大学就等于捧上了( ),考上大学将来就能过安稳舒适的城里生活。在农村人看来,考上大学就是鲤鱼跳上了龙门,就是公鸡飞上了梧桐。正是因为以前有这种想法,很多农村人理解了再穷不能穷教育,( )豁出老命也要供子女上大学。
杨贵妃那里不过只是一个眼神的暗示,如果出了事情,最后( )的就是他李林甫了。
人生好比( ),苦辣酸甜存其中。有时甜多占主位,也有些许苦味掺。有时苦辣占优势,也有丝丝甜味显。
金饭碗
砸锅卖铁
背黑锅
五味瓶
中国在历史上是长期的农业文明,看天吃饭。天灾与战乱较为频繁,时时有饥荒,严重影响人的生存,中国人将食的追求作为人生至乐来追求,吃饭成为第一要求。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中国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关于“吃”的说法就无不与汉民族的民族心理密切相关。
“吃”的语言体现了汉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
安
家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