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登鹳雀楼》课堂实录
【课前谈话】
师:南京的小朋友们好!听说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请你来向老师介绍一下。
生:有汽车和公园。
老师:能介绍好玩的地方,告诉老师吗?
生:水牛城。
师:那里一定很好玩吧。
生:南京水魔方。
师:你能做我的小导游吗?
师:听说南京有一座阅江楼,它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之一,今天上的这首古诗就和一座名楼有关。
【听课随感:初次接触学生,从孩子们最为熟悉的南京城说起,既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又很好地引出下面的学习任务,一举两得。】
一、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师:同学们,在山西省永济县黄河岸边,有一座非常有名的楼,谁来读读名字?
生:鹳雀楼。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读。
师:雀和楼是本课的生字,你们有好办法记住呢?
生:楼是“数字”的“数”去掉反文旁再加上木字旁。
师:你是用加一加的办法,真棒!还有吗?
生:“雀”是上面一个“少”,下面是“王”多一横加一竖。
师:这是隹字部,一起读。“雀”上面是小,下面是隹。
师:同学们记字的方法真丰富,让我们一起再来叫叫这座楼的名字吧!
生齐:鹳雀楼。
师:一千多年前,唐朝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写下了这首诗,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现在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师板书:“雀”字的短竖要写在竖中线,左点右点在两边,四横间隔要均匀,楼的木要写得窄一点,右边上面是个“米”,下边是个“女”。
师:一起读课题。
生齐:登鹳雀楼。
师:孩子,读书不能一字一顿,鹳雀楼是一座楼的名字,要读得连贯些。再来一次。
生齐:登鹳雀楼。
师:你们都读过这首诗吧?请同桌两个互相读一读,如果读的字音准了,请你竖起拇指夸夸他,如果读的不准,请你教教他。
生齐读。
师:你们都读到一块去了,另一个同桌读给同桌听啊。
生读书。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待会儿我们要做闯关游戏。先做好闯关的准备,读准生字字音。谁来读?
生:雀、楼、依、入、欲、穷、目、更
师:字音读得很准。拼音去掉了,还会读吗?开火车读吧。
生:朗读生字。
师:跟老师读“入”
小火车顺利到站了,孩子们,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生字。
师:字音读得真准。闯关游戏现在开始,第一关,读好古诗。最后一个男孩请你来。
生:男孩读古诗。
师:读得正确流利,但是读古诗还要读出古诗的节奏。谁再来?
女生读,读错题目,师纠正。
师:好!她读出了诗的节奏,全班同学一起读。
生齐读。
【听课随感:在识字教学中,注意生字的音、形、义的结合。在指导读准字音时,重点强调学生易读错的字音;在认清字形时,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记住生字;在理解字义时,利用字理、联系生活及已有经验进行相机理解。】
二、朗读感悟,理解诗意。
师:顺利通过第一关,掌声祝贺自己。我们还要更上一层楼,一起来挑战第二关,读懂古诗。
生:朗读古诗一二行。
师:读得真好!登上鹳雀楼,能看到什么呢?
生:太阳,白日依山尽,去那儿可以看到太阳。
师:太阳,就是白日,是吗?还有吗?
生:黄河。
师:还能继续说吗?
生:山。
生:我补充一下,山离得很近。
师:什么离山特别近?
生:楼。
师:还有呢?仔细观察一下,还有什么离山特别近呢?
生:鹳雀楼。
生:“黄河入海流”的意思是黄河到了海里变成海水。
师:看到太阳落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