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四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课题:一亿有多大课型:实践课授课人:黄金华
授课班级及对象:田坪中心完小四年级(4)班全体学生
授课地点:四(4)班教室授课时间:2015年11月26日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3-3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过程,借助具体事物,感受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
2、在探索中学习“猜想、实验、类推和对照”的方法,初步渗透选用小基数类推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3、学会用生活周围的数据,形象地描述大数,培养主动、自觉地运用和理解数的意识。教学准备:课件、纸张若干、一些生活小常识的数据资料、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课件出示):( )个一是十,( )个十是一百,( )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 ),10个( )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 )
2、出示材料
目前,我国人口大13亿多,其中,在校中小学生有2亿多。
3、引出问题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较大的数,刚才我们看到的数据中,就有亿位单位的大数。你能想象、描述一下“1亿”有多大吗?
学生口答。
4、猜想举例
师:看来,这样抽象地说很难想象到底有多大,你能猜想一下1亿纸摞起来有多高吗?
学生口答。
二、展开
(一)活动一 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师:刚才大家说了很多,究竟是不是和我们猜测的一样呢?我们需要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以怎样来验证?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的纸片,如果我们来研究1亿张纸片,你认为应该怎样来验证?是不是要准备1亿张这样的纸呢?
师:要知道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我们可以先测量出100张的厚度
:教师出示100张白纸,抽学生上台来测量。其他学生,可用两本数学书贴在一起,凑成100张,量一量100张纸的厚度。
100张纸摞起来的厚度是1厘米,以此类推,1亿纸摞起来的高度是100万厘米,化成用米作单位,就是10000米。
6、1亿张纸的高度和珠穆朗玛峰、梵净山的海拨高度作比较。(课件出示)
(二)活动二数数,1秒钟数一下,数到1亿要多久?
方法反馈,讨论。
每分钟60秒,1小时60分,一天是24小时,一天就有60×60×24=86400秒,一年是365天,一年就可以数86400×365=31536000秒,3年就有31536000×3=94608000秒,与一亿秒相差100000000-94608000=5392000秒,相当于539000÷86400≈62天,所以一秒数到1下,数到1亿要3年零62天。相当于我们从进一年级开始数,一直数到这个学期半期考试才数完。
(三)活动三研究1亿粒大米的重量
呈现:有人说1亿粒大米的重量相当于200头大象的重量?
师:你认为对吗?如果你要证明,你准备怎样证明?
根据学生回答,给出一些数据资料,推理计算验证。
课件呈现:,1000粒大米就有2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