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戏曲大舞台
综合性学习
王晓云
时代:远古唐朝南宋元朝明清
发展:跳舞
参军戏
较成熟的戏曲
元曲
昆剧、京剧等
中国戏曲的起源 和发展
小组展示
小组
剧种
内容
充实
10分
抓住
特点
10分
语言
流畅
10分
大方
自然
10分
辅助
方式
10分
得分
备注
第一小组
昆剧
第二小组
京剧
第三小组
豫剧
第四小组
越剧
第五小组
川剧
第六小组
花鼓戏
第七小组
黄梅戏
第八小组
梨园戏
戏曲剧种大观
北京——京剧、北京曲剧河北——评剧、河北梆子、丝弦、乱弹
山西——晋剧陕西——秦腔、碗碗腔、眉户
内蒙古——二人台河南——豫剧、越调、河南曲剧、大平调、道情
上海——沪剧、滑稽戏江苏——昆曲、淮剧、扬剧
浙江——越剧、婺剧、绍剧安徽——黄梅戏、徽剧、坠子戏、凤阳花鼓戏
辽宁——喇叭戏、辽南戏。江西——赣剧、弋阳腔、采茶戏
新疆——曲子戏西藏——藏剧 台湾——歌仔戏广东——粤剧、潮剧、正字戏、广东汉剧、
湖南——湘剧、湖南花鼓戏湖北——汉剧、楚剧、荆州花鼓戏
四川——川剧云南——滇剧、云南花灯戏、傣剧、白剧、彝剧
贵州——黔剧、贵州花灯戏山东——吕剧、山东梆子、五音戏
福建——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闽剧、芗剧
福 建 专 版
歌仔戏(芗剧)
芗剧是流行于福建漳州芗江一带的地方剧种,闽南芗剧与台湾歌仔戏同根同源,是同一剧种的两个名称。“台湾歌仔戏”,流行于台湾、福建南部和东南亚华侨聚居区。
福建主要剧种介绍:
高甲戏
高甲戏又名“弋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最初是从明末清实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发展起来的剧种,也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它的足迹曾遍布于晋江、泉州、厦门、龙溪等闽南语系地区和台湾省,还流传到华侨居住的南洋一带。
莆仙戏
莆仙戏是福建的古老剧种之一,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华侨聚居地。据史料记载和调查考证,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莆仙戏的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
梨园戏
梨园原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梨园戏就是流行于晋江、泉州、厦门、龙溪等闽南语系地区的古古老戏曲。常见剧目有《陈三五娘》、《李亚仙》、《胭脂记》、《苏秦还乡记》、《王魁负桂英》、《吕蒙正》、《朱文太平钱》、《刺桐舟》、《燕南飞》等。在唱念方面,要求“明句读”,讲究“喜怒衰乐,吞吐浮沉”。音韵上保留了许多古语言。方言土腔一律以泉州音为准,但也注意到不同人物身分与地方色彩。
闽剧
闽剧发源于福建闽海一带,一般叫做“福青戏”,是福建省主要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福州市及闽中、闽东、闽北等福州方言地区以及台湾、南洋等地。唐代,福州就有歌舞百戏的演出。闽剧的传统剧目有一千多出,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历史演义或古代传奇、杂剧等。如《炼印》、《紫玉钗》、《荔枝换绛桃》等传统剧目就是。
京剧知识
游戏规则:
回答有关戏曲方面的问题。小组比赛,每组基础分50分。,答对加分,答错了不扣分。
每道题回答时间为30秒。(说“开始”后才可举手抢答,否则取消本题答题资格)答对每题加10分,答错每题扣10分,每道题回答时间也为30秒。(比赛结果前3名的小组每可加操行分!第1名5分;第2名3分;第3名1分)
准备好了吗?
“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什么戏剧( )
“生”可分为哪几类?( )
? ( )
? ( )
? ( )
F.“旦”可分为哪几类?( )
? ( )
“四大名旦”是? ( )
昆剧
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生、旦、净、丑
名间歌舞、说唱、滑稽戏
唱、念、做、打
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
黄梅戏
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
next→
,并说出它们分别是哪些人物形象?
( )
( )
( )
( )
孙悟空
关羽
包拯
曹操
(抢答)
越剧严凤英
京剧袁雪芬
豫剧阳友鹤
黄梅戏梅兰芳
川剧常香玉
( )
李逵
( )
牛魔王
next→
(抢答)
梅派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柔媚娇婉的风格
程派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具刚健的风格
荀派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正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