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01上黄沙隧道设计说明.doc

格式:doc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01上黄沙隧道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cdsqbyl 2015/6/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01上黄沙隧道设计说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黄沙隧道土建设计说明
一、概况
(一)设计依据及总体设计原则
1、设计依据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 D70-2010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 D40-2002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086-2008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108-2001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年)
2、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隧道设计速度:100km/h
隧道建筑限界:=++2×++,
隧道防水等级:二级
3、隧道总体设计原则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以及初步设计审查意见进行设计,并遵循了以下原则:
(1)充分考虑了隧道自身的结构特征以及施工方案,综合分析了隧址区地形、地貌、地物、地质、水文、气象、环境等因素。
(2)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注重环境保护与洞口景观设计,坚持环保优先,使洞门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3)隧道设计遵循“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将动态跟踪设计引入本项目隧道工程设计中。
(4)隧道按“安全、经济、合理、环保、美观”的原则,按新奥法原理,结合隧道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考虑隧道的营运管理,力求总体安全、经济。
(二)对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
1、主线(推荐K线)(双洞平均长计,下同),上黄沙隧道396m/1座,(其中广东境内长333m)。应补充隧道洞口段1:500地形图,根据定测详勘资料及路线平纵面优化调整情况,结合《咨询报告》和评审会专家意见,以及地形地质条件、围岩等级等对隧址、隧道洞口位置和净距、洞门选择作进一步分析研究,合理确定隧道轴线和洞口位置,以减少占地和山体开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执行情况:按照《编制办法》施工图阶段补充了隧道洞口段1:500地形图,结合《咨询报告》和评审会专家意见,以及地形地质条件、围岩等级等对隧址、隧道洞口位置和净距、洞门选择作了进一步分析研究,合理确定了隧道轴线和洞口位置,以减少占地和山体开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应加强地质勘探及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和调查,进一步探明隧道纵、横断面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不良地质情况等,特别应探明上黄沙隧道左线梅州端左侧F2断裂带(韩江断裂带)的准确位置及发育情况等,并评价其对隧道施工的影响,为确定安全、经济、合理的隧道方案提供准确、详细、真实的基础资料,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并节省投资。
执行情况:按评审意见执行,通过地质调绘、物探及钻孔的多手段的调查,目前已探明F2的走向及发育情况,确定其不会对隧道施工有较大影响。
3、上黄沙隧道右线梅州端进口段距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觉寺较近(水平距离约24m,垂直距离约30m),应对隧道施工时对寺院的影响进行专题安全论证和评价,并做好应急预案措施的设计,避免对寺院造成不良影响。
执行情况:按评审意见执行,施工图阶段详细调查了灵觉寺的结构,优化了线位,针对隧道对灵觉寺的影响进行了结构安全计算和相关论证,避免对寺院造成不良影响。
4、隧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设计基本合理,但应对设置超高段的隧道内轮廓净空断面进行核查,以满足规范要求。
执行情况:100km/h隧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设计能满足本项目隧道最大的3%超高。
5、施工图设计时,应根据工程地质详勘成果,核查围岩等级划分,并结合《咨询意见》和评审会专家意见,经济合理的确定衬砌方案,对部分支护参数予以修正。
执行情况:按评审意见执行,施工图阶段进一步核查围岩等级划分,经济合理的确定衬砌方案。
6、隧道防、排水方案基本合理。施工图设计时,应根据水文地质资料,优化防、排水设计。隧道洞内排水应按地下水和污水分离排放的原则设置纵向排水系统。
执行情况:按评审意见执行,施工图阶段根据水文地质资料,优化防、排水设计。
(三)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中隧道部分执行情况
1、隧道设计遵循充分发挥隧道功能、安全且经济的原则。设计时有完整的勘测、调查资料,符合安全实用、质量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要求。。
2、隧道主体结构己按永久性建筑设计,满足规定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符合第 、、。
3、根据隧道的不同设计阶段,认真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