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中国央行与日本央行.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央行与日本央行.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8/7/1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央行与日本央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央行与日本央行
历史总是会深刻地回答今天或未来的答案。弗里德曼先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重要成果就是对1930年世界性大萧条中的中央银行家们的货币政策的系统理论性的解答。由此,世界经济学中诞生了一门货币主义学说。而正是这门学说现在是掌控今天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先生的大脑思维。也正是1930年的世界性大萧条的教训让格林斯潘先生的货币政策更建立在让市场原则去决定资产价格泡沫的发展或破灭的演变。因为在现实世界里中央银行人为去挑破资产价格泡沫所付出的代价是远大于资产价格泡沫自我破灭的成本。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中央银行主要关注的问题。但正是这个问题,制造出了1930年世界性大萧条与1990年日本经济的崩溃。1929年美国中央银行在美国贸易大量赢余与资本帐户大量赢余的环境下去选择反通货膨胀问题,结果是1929年10月美国股市崩盘引发世界性大萧条。同样1989年日本央行也在日本贸易与资本帐户大量赢余的情况下去坚决反通货膨胀问题。所以1990年以后日本股市与经济必然是崩盘。一个地区有大量贸易赢余,就说明这个地区是存在严重产能过剩与总需求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资产价格泡沫而引发的物价上涨只能是短期的技术因素。以2007年中国地区为例,中国存在大量的贸易与资本帐户赢余。所以2007年中国地区物价大幅上升过程中,汽车价格、纺织品价格、家电价格都是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说明2007年中国地区的产能是严重过剩。而由于资产价格上涨引发的物价上涨主要集中在食品价格。2007年中国地区食品价格的上涨主要原因是小布什的生物能源政策、澳大利亚的严重干旱包括口蹄疫对中国养殖业的严重打击。短期因素战胜长期因素的结果是,在2007年中国央行的主要任务是反通货膨胀。在2007年中国股市4、5千点时,本人也谈的非常清楚,就是2008年中国股市崩盘。1929年美国央行在产能过剩中反通货膨胀的结果是美国股市1930年的崩盘。1989年日本央行在产能过剩中反通货膨胀的结果是日本股市1990年的崩盘。同样,2007年中国央行在产能过剩中反通货膨胀的结果是2007年10月中国股市从6000多点到2008年9月2500点。而2008年9月美国股市开始进入崩盘。这说明中国央行的2007年的反通膨胀政策是直接造成中国地区的股市崩盘与需求不足恶化,同时也强化加重了随后爆发的美国地区股市崩盘。
现在非常惊人的问题是,1985年—1996年这段时间的日本官方利率走势与2003年—2009年今天中国官方利率的走势是高度一致。日本央行是货币主义的比较忠实的信徒。在1989年美国力劝日本进入一个反通胀与反资产价格泡沫,同时扩大政府支出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当时日本央行的总裁“反通胀斗士”三重野康在采纳了这个方针后的苦果是日本股市崩盘与经济严重下滑。随后以今天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克鲁格曼先生为主的货币主义者们开始大力向日本央行推行激进的宽松货币政策。1992年—1996年日本企业在日本央行与日本政府激进的宽松货币政策与强力财政政策扩张中,成功在东盟地区建立了日本更低成本的海外制造基地。1996年日本对东盟地区的投资是排名第一。1997年美国的对冲基金对东盟地区发动了一场快速外科手术。日本企业追求的产能扩张战略,迅速彻底失败。日本银行业在1997年后再也无力抗抵产能过剩的冲击,大量倒闭,日本政府全力负债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