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保护物质文化遗产.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保护物质文化遗产.doc

上传人:n22x33 2018/7/2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保护物质文化遗产.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
——关于沈阳北陵的调查报告
这学期,我们终于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一课程,根据这课程的教学安排,我们需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一次社会考察,并通过社会实践,使我们深刻领悟到“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内涵,真正做到如何学以致用。由于同学们多半来自外地,对沈阳景点了解甚少。于是,我们师生统一意见,最后一致同意将沈阳北陵公园作为考察地点,进行一次意义深刻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借此机会激发同学们对我国悠久历史一些学习兴趣。
由于自己对北陵的了解少之又少,于是在网上查找了一些关于北陵的一些历史背景。北陵,本名“昭陵”,位子沈阳城北约十华里,故称“北陵”。它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虽然满族贵族问鼎中原,其统治中心也移至北京,但作为满族发祥之地的盛京系大清龙脉之所在,历任皇帝都要回到这里虔诚地拜祭先祖,因此作为陪都的沈阳,在清朝统治时期,或多或少承袭着皇家气派。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有关睢宫宸妃、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昭陵它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顺至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距今约有361年的历史。后历经多次改建和增修而呈现现在的规模。昭陵全陵占地18万平方米,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沈阳解放后,昭陵和其它许多历史文物古迹一样受到国家的重视和保护,并被列入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陆续拨出专款,对之进行全面修缮。2004年7月1日,在苏州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辽宁“三陵一宫”(其中沈阳北陵、东陵和故宫是主体)全票通过,正式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是我对北陵的兴趣愈加浓厚,更加迫不及待地想亲眼目睹它的庐山真面目。
4月20日下午一点半左右,我们师生终于来到了期待已久的北陵公园。即使是站在门口,我们仍旧能够感受到北陵的宏伟气势,君王的王者气息萦绕其中,让人望而生畏。于是,我们带着敬仰之情开始了对沈阳北陵公园的一次考察。
我们从北陵的东门而入,映入眼帘的便是各种树木。园内的古建筑群金瓦红墙,斑斓耀目;宽阔的人工湖面,岸柳披绿,轻舟荡漾,以及松涛林海,青翠欲滴。整个公园被参天古松所环抱,生机勃勃,景色宜人。陵区四周设有红、白、青三种颜色界桩,其前面还备有挡众木(又叫“拒马木”)四百四十二架,陵区南北狭长,东西偏窄。陵区最南端是下马碑,一共八座,其中六座石碑至今保存基本完好,已成为珍贵文物,而另外两座五体文字的,更为珍贵的下马碑目前已经淹没在北陵大街两边的城市绿化带和楼房之中。下马碑的北面是华表和石狮,石狮之北建有神桥和涤品井一眼,
神桥往北有一条笔直的“神道”。或许是由于神道饱经沧桑,如今已经用围栏保护起来。神道之北为石牌坊,此坊为仿木架结构,四柱三间、三楼、歇山式顶子,坊体雕刻各种花卉图案,生动、形象、逼真。整个石坊雕琢精细,堪称石雕艺术的精品。石牌坊之北便是陵寝正门——大红门,也正是令我印象深刻的景点之一。它位于整个陵园的正南位置,是陵园的正门,体现了面南而王的传统思想。它由三个半圆形的红色大拱门组成,拱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