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惯自己,还是逼自己.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惯自己,还是逼自己.doc

上传人:drp539603 2018/7/2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惯自己,还是逼自己.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惯着,还是逼着?
上次我们讲了一个话题,叫自欺欺人,其实仔细分析自欺欺人者的心理,我们会发现,很多人之所以一直坚持欺骗自己,认识到了也无法改变,除了害怕改变过程中的痛苦之外,其实与生俱来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影响了我们。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我们总是****惯性的惯着自己,宠着自己或者说纵容自己。在困难面前,是知难而进还是知难而退,这时候惯性起了作用,而这惯性,就是回避,就是惯着自己内心的惰性,从而做一只把头埋进沙子里的鸵鸟,不去正视现实。其实,只要我们不那么放纵自己,挺一挺,咬咬牙,事情就过去了,而且往往会往好的方向发展。而往后退两步,就再也不能回头了。
我们****惯了被惯着,小时候,惯我们的是父母,我们要什么就有什么。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我们只要会哭,就会有一切。亲人朋友等,我们可以予取予求,甚至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的亲人也会包庇我们。这些看上去很美的爱,很多时候导致我们缺乏判断力,不知道什么是对的,同时失去了上进心和在困难面前的斗志。于是惯,很多时候是一种害。
古人说慈母多败儿。《后汉书﹒仇览传》有“孤犊触乳,骄子骂母”的故事:有一个人因为是独子,所以受到母亲的娇惯,但他由撒娇而顶嘴,由顶嘴而骂母亲,最后竟打母亲。一天他见一只母牛的双乳鲜血淋淋,原来是被小牛犄角触伤了,有人说:“干脆把这头小牛杀了,它竟这样对待妈妈。”也有人说:“牛是畜生,可是有的人连畜生都不如。”这个人觉得大伙是在说他,后来才改过。这个母亲的娇惯可以说既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而后来的所谓改过,是想给善良的读者一个念想,还是只是编者的一厢情愿,我们不得而知,但被惯久了,想改正,绝对不是看到一只牛犊那么容易?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亲把希望都寄托在唯一的孩子身上,把孩子当成了“宝贝”疙瘩,孩子要星星恨不得登天梯给他去摘,孩子要月亮恨不得上月球给他去抱。即使孩子有了过错,也任其所为,从没摸过孩子一个指头,没打过孩子一次屁股。可后来怎么样呢?很多“宝贝”孩子天天跟母亲要钱,给少了就和母亲顶撞,因母亲不能满足他的欲望,后来就经常打娘骂娘。学****成绩和生活能力也大都不如人意,啃老一族越来越多,很多人养儿本为防老,可到最后却成为一生的累赘,甚至死了还要操着孩子的心,九泉之下不得安息。
《颜氏家训》中讲:世上有些人,对子女不加管教,而是惯着,……本来该劝诫却反而去鼓励,该斥责却笑着表示赞同,以至于子女长大后不良****惯已经形成,那时再去管教他们,就是打死他们,也不害怕。北齐时的颜之推说的这番话至今令人深思。
然而,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溺爱我们或者说惯着我们的,其实并不是父母,而是我们自己,这是一个更可怕也更真实、更现实的命题。惯着孩子,我们不陌生;惯着自己,有点陌生。惯着孩子的后果,我们不陌生;惯着自己的后果,恐怕很陌生。惯着孩子的人,往往并不知道自己惯着孩子,害着孩子。惯着自己的人,往往也不知道惯着自己,害着自己。
于是,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早上起床时,想的是在眯一会儿,惯着自己,于是就越来越懒,直到不想起床,不去上早读;早上离开寝室,想的是不打扫寝室吧,惯着自己,于是越来越脏,直到被政教处发现、扣分,被驱赶;进班时间要求是45分,就踩着点甚至晚一点来,老师没发现,就惯着自己,于是越来越晚,直到不想进班;不交作业,一次,两次,就这样惯着自己,直到想写作业也没有了机会;上课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