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人民的选择.ppt

格式:ppt   大小:314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人民的选择.ppt

上传人:s0012230 2018/7/2 文件大小:3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人民的选择.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二节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尽快地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近代以来无数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从世界历史上看,主要有两条工业化道路:西欧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和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中国究竟应该走哪条道路呢?
问题
第二节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认识国家工业化任务提出的必要性,理解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过程及其内容,认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3、认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
4、提高自己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观看相关音像资料,能够从中提取有关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知识,并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和条理化;
2、在小组交流讨论中,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对有关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看法与观点,并能够对他人的意见进行评估和借鉴。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阅读,增强对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学****兴趣;
2、认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自觉地担当起坚持社会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任;
3、初步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认识其实质和局限性。
第二节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第二节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提出国家工业化的任务
2、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1、提出国家工业化的任务:
1952年,标志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现代工业,%,%。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前的1928年,%%。1952年,中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甚至落后于印度。如钢产量,,印度为4公斤,;发电量,美国为2949度,,。
第二节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工业化,这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节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第二节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二)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第二节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中共中央提前结束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原因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中共中央提前结束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原因
第二节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彻底完成,国内的阶级关系
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
成分(即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1) 基本内容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二节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