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道之行也
礼记
比一比谁最棒
1、《五经》是指( )( )( )( )( )。
2、《礼记》儒家经典之一,共( )篇,大约是( )或( )儒家学者托名( )答问著作。
3、大道,古代指( )。
诗经
尚书
礼记
易经
春秋
49
战国末年
秦汉之末
孔子
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重)。
2、疏通文言语句,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
听录音,读准字音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矜、寡、孤、独
男有分
货恶其弃于地也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jǔ
mù
guān
fèn
wù
wù
幼有所长
zhǎng
疏通文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
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
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施行
是
公共、共有
通“举”,选拔
培养
和睦
因此
只是
以……为亲
父母
以……为子
子女
成长
终其天年
为社会效力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
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
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
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
而不闭,是谓大同。
通“鳏”
残废人
供养
职业
女子出嫁
憎恶
因此、所以
发生
造反
害人
兴起
大门
这
是
理想社会
奸邪之谋
词语积累(意):
:
与:(举)推荐矜:(鳏)老而无妻的人
:
亲:以……为亲;子:以……为子(意动用法)
外:从外面。(名词作状语)
帮你归纳
翻译:
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天下是人们公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因此人们不只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只抚养自
己的子女。
使老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
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5、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对于货物,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
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憎恶那些在公共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
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所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照录如下: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zhà),事毕,出游于观(读guān,宫门外两旁的台楼)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国礼)。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
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