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ppt

格式:ppt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ppt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5/6/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计算机组成原理复****br/>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第三章存储系统
第四章指令系统
第五章中央处理器
第六章总线系统
第七章外围设备
第八章输入输出系统
第九章并行组织与结构
目录
第1章教学要求-1
了解计算机的类型:模拟和数字,专用和通用,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单片机
熟悉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件及其作用
掌握主存有关概念:存储器技术指标、存储器地址、存储单元和存储容量
掌握“存储程序、程序控制”的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思想
区别操作码和地址码(操作数)、指令字和数据字、指令流和数据流
理解指令周期(控制器工作周期):取指、译码、执行
第1章教学要求-2
掌握总线、处理器总线和系统总线的概念,熟悉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的功能
理解目的程序、汇编程序、编译程序的作用,区别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算法语言)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软件与硬件的逻辑等价性思想
第2章教学要求-1
掌握数据的定点格式,定点整数的表达范围,有符号数和无符号数
掌握浮点格式的表达,熟悉浮点数的规格化,掌握规格化单精度浮点数与实数的相互转换
理解真值和机器数,掌握定点整数的补码、反码、原码和移码表示法及转换
掌握BCD码、ASCII码的编码规律
区别汉字输入编码、机内码、字模码和汉字交换码
理解检验码的作用,掌握奇偶校验以及检错能力
第2章教学要求-2
掌握补码的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规律
熟悉溢出的概念,理解上溢(正溢)和下溢(负溢)的概念以及符号位检测方法
了解内部总线和外部总线、单向总线和双向总线的概念
理解浮点加减法的操作过程,了解其中对阶、规格化、舍入处理的作用
熟悉IEEE754标准
第3章教学要求-1
熟悉存储系统的分级(层次)结构,掌握存储访问的局部性原理
理解存储容量、存取时间、存取周期、存储器带宽的概念
理解SRAM、DRAM的特点
掌握SRAM存储结构与芯片地址引脚和数据引脚的关系
理解位扩展和字扩展的含义和作用,掌握芯片扩展与芯片容量的关系,及相应的逻辑图
了解DRAM的行地址和列地址,理解DRAM的刷新操作和方法
了解ROM芯片的类型和各自特点
第3章教学要求-2
掌握并行交叉存储技术
掌握Cache的功能和基本原理,掌握命中率、平均访问时间和访问效率的计算方法
理解Cache的地址映射的作用,掌握全相联、直接和组相联映射的原理和特点,熟悉Cache中标记(标签)的作用
理解替换策略的作用,熟悉LRU、LFU和随机法
理解Cache的写操作策略,熟悉直写法(全写法)和回写法(写回法)
掌握虚拟存储器的功能、物理地址和虚拟(逻辑)地址的概念
熟悉页式和段式虚拟存储器的管理和地址转换
第4章教学要求
了解指令、指令系统、指令格式、操作码、地址码、指令助记符的概念
理解寻址方式的含义,区别指令寻址和数据寻址
掌握指令的顺序寻址和跳跃寻址
掌握数据的隐含寻址、立即寻址、寄存器寻址、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寄存器相对(基址)寻址
熟悉堆栈的访问原理,理解进栈PUSH和出栈POP操作
熟悉指令系统包含的基本指令类型
掌握CISC和RISC的含义,掌握RISC的主要特点
第5章教学要求
熟悉CPU的基本模型和主要寄存器的作用
理解指令周期、CPU周期(机器周期、总线周期)和时钟周期(T周期)的概念和区别
了解ADD、STA和JMP等指令在CPU基本模型的执行过程及数据通路
理解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熟悉其特有部件的作用
理解硬布线控制器的实现特点
了解微命令、微操作、微指令和微程序的概念及微命令的编码
熟悉并行性的概念和提高并行性的技术途径
掌握指令流水线的思想,理解流水CPU的时空图
理解资源相关、数据相关和控制相关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