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方案.doc

格式:doc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5/6/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College of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掌握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工程领域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井设计、开采技术、矿井通风、矿山安全技术、矿山监察、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实际工程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数学、物理、力学、计算机基础、现代企业管理、矿山地质学、测量学、矿山机电、矿井通风、安全技术、采矿学等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业生达到如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
1.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 具有从事采矿工程所需要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的知识;
3. 掌握固体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了解采矿学科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4. 掌握矿山地质学、矿山机电、矿井通风、安全技术、采矿学等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有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采矿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6. 具有创新意识和先进理念,具备应用采矿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进行技术革新和新技术、新工艺研究的初步能力;
7. 了解国家有关采矿工程专业设计、生产、安全、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8.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 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的正确认识和学****能力;
10.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课程结构框架。课程体系按“平台+模块”的方式构建,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体系结构框架图
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按照课程知识结构设置为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和素质拓展平台等5类。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划分为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和工程基础类课程3类;学科基础平台由专业基础类课程组成;专业教育平台主要由专业类课程组成。

主干学科:矿业工程、力学。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矿山经济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矿山电工、矿山机械、矿山测量学、矿山地质学、岩体力学与工程、井巷工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采矿学、矿井通风、矿山安全技术等。

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结构如表1所示。
表1 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结构
课程平台
课程模块
课程类别
修读学分
要求
占总学分
比例/%
基本要求
(专业认证)
通识教育平台
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
必、选修

%
合理比例15%
数学与自然科学
类课程
必修

%
至少30学分
工程基础类课程
必修
22
%
至少16学分
学科基础平台
专业基础类课程
必、选修

%
至少24学分
专业教育平台
专业类课程
必、选修

%
至少16学分
小计
149

149
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环节
必修
26
%
至少22学分
毕业设计
必修
14
%
至少14学分
合计
189
189
素质拓展平台
创新学分模块
选修
4
不计入总学分
课程平台
课程模块
课程类别
修读学分要求
占总学分
比例
备注
通识教育平台
必修课程模块
必修
91
%
选修课程模块
选修
9
%
专业基础平台
专业基础课程模

必修

13%
专业教育平台
必修课程模块
必修

%
选修课程模块
选修
9
%
小计
149
.%
实践教学平台
集中实践环节
必修
40
%
独立设置的
实验课程模块
必修
2
《物理实验》2学分已计入通识教育平台,不重复计入总学分
合计
189
189
素质拓展平台
创新学分模块
选修
4
不计入总学分
四、修业年限、毕业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