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作用.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作用.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7/2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作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信贷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作用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
信贷资产证券化就是将是指把欠流动性但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如银行的贷款、企业的应收账款等)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是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行证券筹资的一种直接融资方式。其最终目的是起到募集资金、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基本操作流程如下:第一步由发起人以信托的方式将债权出售给 SPV(特殊目的机构),实现完全出售(即真实出售),起到隔离作用;第二步由 SPV 将债权进行组合制作为包括特定期限和收益的标准化证券;第三步进行信用增级和评级,通过担保、保证等方式提高信用等级,然后进行评级;第四步是在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发行和交易。其中,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过程中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核准是否予以发行。
二、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情况
我国首次发行资产证券化是在 2005 年由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由中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国家开发银行 2005年第一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托,总金额为 417727 万元,主要涉及的基础资产行业包括: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电信和其它信息传输服务业,公共设施管理业,铁路运输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共占总金额的 %.直至 2008 年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资产证券化项目暂停,到 2012 年9 月再次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到 2013 年 8 月 28 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2013年 1 月-2014 年 11 月我国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项目已达到 80多个,仅 2014 年就达到 40 多个。下表为我国部分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展情况一览(表 1)。
三、信贷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影响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渠道的影响
。利率作为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传导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对货币渠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信贷资产证券化促使商业银行高效、合理的回收了贷款,通过资产负债表表外化的形式短期内增加了可贷资金市场当中的货币供给,增强流动性的同时,降低了贷款利率和企业融资成本,增加资金供给,满足了实体经济中的资金需求,从而刺激商品产量的增加,放大了中央银行通过政策利率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效力。二是由于信贷资产证券化这种表外化的融资渠道,使得商业银行提升了自己的放贷能力和购买债券能力,短期内增加了资金供给,促使贷款利率下降,从而导致贷款对政策利率的敏感度下降。三是由于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增加了债券市场当中的债券量,导致债券价格下降,债券供给量的增大,使得债券市场的弹性变大,债券价格对政策利率敏感度减弱。
以上主要是增加了可贷资金市场当中的货币供给。对此,我们做如下假设:(1) 银行体系中只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2) 各商业银行不持有超额准备金,只持有法定准备金(rd);(3)公众不保留现金,将一切货币存入商业银行;(4)商业银行将一部分存款(△H)进行放贷之后再进行资产证券化。
这时变化情况如下:其中第 2 步在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由于进行了完全出售(表 2),短期内增加了资金供给,实际上就是多增加了△H(1-rd)的放贷规模,商业银行提高了放贷能力;再将信贷资产证券化后多增加的△H(1-rd)设为△H',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