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林口县红林村材料.doc

格式:doc   大小:7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林口县红林村材料.doc

上传人:54156456 2018/7/3 文件大小: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林口县红林村材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支部搭牢连心桥协会铺平致富路
龙爪镇红林村党支部
龙爪镇红林村现有农户531户,人口2187人,下辖3个自然屯,共有耕地 3633亩,党员32名。近年来,村党支部以实施“先锋工程”为统领,紧紧围绕“支部搭桥、协会铺路、蔬菜富农”的发展思路,通过深入开展“建争带”活动,积极引导蔬菜产业协会加强规范化建设,带动协会党员以党员服务区为依托,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全方位服务,不断提升组织凝聚力、协会战斗力和蔬菜生产力,为农民致富增收铺平了道路。
一、建协会带学****探“路子”,让党员会员换“脑子”。 2009年,镇西村共有蔬菜种植户246户,种植面积达到1000余亩,有蔬菜大棚200多栋,成为县内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村,如何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发展产业,壮大蔬菜产业致富带头人队伍,加快村民增收致富奔步伐?村党支部一班人达成共识,紧紧抓住我县“打造绿色有机大县,创建绿色品牌”的有利契机,组织“能人”党员建立绿色蔬菜产业协会,通过建立党员服务区引领带动党员群众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在党支部的领导指导下,今年年初,由54户蔬菜种植户组成的“镇西村绿色蔬菜产业协会”挂牌成立了。针对协会会员种菜都是行家里手,但是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加上长期在田间地头,工学矛盾非常突出
的实际问题,村党支部意识到“要富口袋,首先得先富脑袋”,积极引导协会首先将协会会员的学****培训纳入到“建争带”活动中来。通过采取“支部带协会、党员带会员”的形式,以党员服务区为单位,分成4个片、16个学****小组,通过集中动员学、上门指点学、邻居结对学、专家辅导学和田间实践学“五学”并举,以反季节蔬菜种、产、销知识为重点强化学****培训,确保了不同层次的党员会员顾得上、学得懂、用得着。为了找准影响和制约全村蔬菜产业发展的症结问题,支部书记都兴奎以种植大户党员为骨干将全村蔬菜种植区域划分为5个党员服务区,并带领全体党员在党员服务区深入开展为期1个月的“三进四查”活动,即通过进蔬菜大户、进蔬菜大棚、进蔬菜市场串门走访,征求意见,查党员会员观念是否更新、协会发展的各项制度是否健全、蔬菜富民措施是否得力、协会功能作用发挥是否明显。通过学****实践活动不断深入,在党员、会员中形成了“组织保障是关键、科学技术是根本、跑好营销是生命、科学管理是出路、蔬菜富民是归宿”五项共识,为蔬菜产业找到适合的发展路子。
二、打好组织基础强“班子”,让支部协会结“对子”。“支部指路,协会带路”,把党支部和协会结对的目的就是要体现党组织在科学发展、创业致富中的堡垒作用,发挥协会组织村民会员致富增收的引领带动作用。在开展“建争带”活动中,村党支部通过创新“四联双向”组织活动模式,使党组织从发展经济的后台走到了前台。
一是“支部+协会”交叉联建。实行支部、协会两套班子、一套人马,党员致富能手、蔬菜技术明白人、销售经纪人任协会理事,16名理事中有9名是共产党员,其中3人为支部委员,使支部与协会紧密牢靠地结合在一起。二是“党小组+党员服务区”双向联动。5个党小组分别与5个党员服务区结成对子,使党小组与党员服务区进行广泛深入的联系互动,为党员服务区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三是“党员+会员”双向培养。优先将12名党员种销能手接收为会员,将3名蔬菜科技明白人会员发展为党员,将5名蔬菜种植能手、销售经纪人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党员与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发挥更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