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历史必修2》每课“关键必背”.doc

格式:doc   大小:7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历史必修2》每课“关键必背”.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8/7/4 文件大小: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历史必修2》每课“关键必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历史必修2》——“关键必背”(高一年级)
第一课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铁犁牛耕自春秋战国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由粗放耕作走向了精耕细作。
2、奴隶社会,土地归奴隶主阶级的最高统治者国王所有,是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封建社会,地主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处于支配地位。
第二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3、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精耕细作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优良传统和主要特点。
5、西汉发明了耧犁、唐代发明曲辕犁等农具,各地还发明了翻车、筒车等提水工具。
第三课享誉世界的手工业
6、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为官府所垄断,商、西周实行“工商食官”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开始出现。
7、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和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8、,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制造工艺和产品质量长期领先世界。
第四课商业的发展
9、春秋战国时期,民营商业迅速崛起,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开通,中外贸易逐渐发展。
10、唐代长安和洛阳是全国商业大都会,市与坊隔开;宋代坊市制度彻底打破,既有日市,也有夜市和早市,北宋时,交子出现。
11、明清商帮以徽商与晋商最为著名。
第五课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2、明朝中期以后,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而曲折,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全国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13、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强化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第六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4、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经济势力侵入,刺激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5、从19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的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并推动其发展。
16、19世纪60年代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起步,并成为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的经济基础。
第七课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7、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18、民国初年,特别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1936年,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达到高峰。
19、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华,民族资本濒临破产。国民政府统治后期,民族资本陷入绝境。
第八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0、一五计划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三大改造”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21、“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跃进”和“革命”,而是“左”倾错误不断发展的结果。
第九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时期。
2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中国农村经济的主要经营形式。
2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25、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和基本框架。
第十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6、十一届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