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文档名称:

亚布力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020.doc

格式:doc   页数: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亚布力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020.doc

上传人:追风少年 2012/11/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亚布力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020.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24届大冬会亚布力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1、前言
2009年第二十四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将在哈尔滨市举办,这将是在黑龙江省举办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综合性大型国际体育赛事。黑龙江电视台作为主播台,将全面承担本届大冬会的全部电视转播工作。及时而全面的进行大冬会电视转播报道,不仅可以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冰雪运动健儿的风采,而且可以展示黑龙江电视媒体对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转播能力,从而进一步扩大黑龙江在国际上的影响,同时也是黑龙江打造冰雪产业强省,扩大冰雪旅游影响力的有利契机。
依照大型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会对电视转播的基本要求,主播电视台必须满足赛会的基本需求:向各国媒体提供国际标准公共电视信号以及制作、传输条件,同时向国内进行实况直播。这在技术上必须有以下三个基础部分构成:建立功能完备的国际广播电视中心(简称IBC),满足国内、国际电视媒体转播报道需求的现场电视转播系统,同时提供相应的电视信号传输系统。
第24届大冬会共设5个冰上项目与7个雪上项目,冰上项目的比赛全部在哈尔滨市区举行,雪上项目的比赛分别在亚布力、帽儿山滑雪场举行,其中亚布力滑雪场5个项目,帽儿山滑雪场2个项目。因为亚布力、帽儿山滑雪场距离哈尔滨市区遥远,因此,需要在哈尔滨市区建立主IBC,在亚布力滑雪场建设雪上项目分IBC,以满足届时国内外电视媒体对大冬会转播报道的需求。
IBC作为专业的电视技术功能系统,是由信号调度分配系统、信号共享收录系统、演播室系统、后期制作系统、传输系统等部分构成。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有关标准,对IBC建筑的结构荷载、层高、工艺流程、配电、消防、电视工艺设计、灯光设计、声学装修、技术功能区的布局等都有特殊要求,远非一般民用建筑所能替代。
为完成大冬会的电视转播报道任务,需要在亚布力建立国际广播电视中心作为雪上项目的分IBC,负责雪上项目的信号调度分配、收录共享、制作、包装和传输等任务;同时以2004年投入使用的黑龙江广播电视中心为哈尔滨市主IBC,负责全部冰上项目的信号调度分配、共享收录、制作、包装和传输,并与分IBC之间实现信号互通、素材共享,从而保证大冬会的电视转播工作圆满完成。
总论
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电视转播的发展情况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转播在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型体育赛事,既是体育界的盛事,又是电视界的盛事。电视转播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用图像记录现场比赛,既让不能到现场的观众欣赏到精彩的比赛,又能在事后再现比赛盛况,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电视的介入,电视转播的介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体育赛事的组织、运行模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观看和欣赏体育比赛的方式,高质量的电视转播已经成为大型体育赛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关的调查表明,大型体育赛事的电视观众数量在最近四十年中一直呈现增长的态势。例如,在每届奥运会中,在现场只能有几十万观众零距离欣赏体育比赛的同时,而全世界却有数十亿的观众通过电视镜头来观看、体验和评价奥运会。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全世界有170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转播奥运实况;1998年全世界有246亿人次观看了冬季奥运会;2000年27届悉尼奥运会,全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约37亿人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盛况。
在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举行的第22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亿观众,通过电视转播收看了近百场的体育比赛,极大地提高了该运动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电视转播的意义已经不限于一种人们过去获取有关体育比赛信息的渠道,镜头中的真实正在逐渐取代现实中的真实。电视转播毋庸置疑成为了直接决定大型体育赛事成败的重要因素,电视转播成为体育赛事整体规模中最具规模、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黑龙江电视台现状
黑龙江电视台简况
黑龙江电视台始建于1958年,1958年12月20日试播,对外呼号“哈尔滨电视台”。1978年8月1日改为“黑龙江电视台”。1981年9月28日实现彩色化播出。1993年6月28日第二套节目开播。1997年10月16日第一套节目通过亚洲2号卫星覆盖中国全境及亚太5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6月28日第一套节目实现24小时全天播出。四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黑龙江电视台在宣传、队伍建设、广告创收、设备更新换代等方面有了较大发展,在省内受到领导和观众好评,在全国也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2004年新落成的黑龙江广播电视中心,更为黑龙江电视台的进一步发展,全面建设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化电视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黑龙江电视台始建于1958年,1958年12月20日试播,对外呼号“哈尔滨电视台”。1978年8月1日改为“黑龙江电视台”。1981年9月28日实现彩色化播出。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