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百日维新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631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百日维新课件.ppt

上传人:zbfc1172 2018/7/5 文件大小:6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百日维新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课标要求
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
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阶级基础)
㈠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社会背景)
㈣维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思想、理论基础)
㈢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经济基础)
㈡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社会背景)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问题一:
戊戌变法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
A、民族危机加深的原因
B、列强加紧侵华的主要方式和主要表现:
⑴经济: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
甲午战争后,日本和其他列强加剧侵华
争做中国债主、争夺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的权利、开工厂、设银行
抢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门户开放政策
(2)政治:干涉中国内政瓜分中国
C、列强加紧侵华的影响:
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的民族危机
一、历史背景1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问题二:1、民族危机加深的原因是什么?
2、甲午战后列强如何加紧华侵? 对中国有何影响?
结论1 戊戌变法是民族危机加深的直接产物
国内形势
列强瓜分中国简表(1897-1899年)
国别
租借地或割占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
山东
俄国
旅顺和大连
长城北和新疆
法国
广州湾
两广和云南
英国
“新界”和威海卫
长江流域
日本
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白银二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中日马关条约》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危在旦夕
2、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财政危机结果如何?出现这个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西方列强侵略,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2)赔款、自然灾害等所引发的的财政危机
历史背景2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激化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封建制度的落后和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结论2:严重的统治危机表明清政府必须进行根本性变革
问题三:
1、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受到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
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政治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挽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1、原因:
2、阻碍因素:
3、影响:
A、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的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B、一些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呼声。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同时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促使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历史背景3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问题四: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的原因、阻碍因素、影响分别是什么?
A、产生:早期维新思想
2、代表人物:
4、思想特点——评价
体现了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为康、梁的维新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并且没有付诸于实践。
王韬、郑观应、冯桂芬
3、主要思想:
1、出现时间:
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A、学习西方,变法图强
B、经济思想: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与外国进行商战,
C、政治思想:实行君主立宪
背景4:思想基础:维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问题五:早期维新思想出现的时间、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及其评价。
B、发展:康有为、梁启超等的维新思想
(一)康有为
1、政治主张:
2、代表作:
《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
(1)维新变法与进化论相结合
(2)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3)救亡图存
问题六:康梁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
4、康有为为什么要请出2000多年前的孔子,以孔子之口说出维新变法的要求?
(1)、环境:封建主义正统思想即儒家思想在知识分子中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2)、策略:借孔子的权威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减少改革阻力。
(3)、根本原因:反映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
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