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36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ppt

上传人:dyx110 2018/7/5 文件大小:1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左传》简介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这是朱彝尊《经文考》中对《左传》的高度评价。     《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1、注意下列红色字的读音
贰于楚( )
微夫人之力( )
佚之狐( )夜缒而出( )
阙秦以利晋( )
共其乏困( )
秦伯说,与郑人盟( )
本段的重点在“说”: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
——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
——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
动摇了秦、晋联盟基础,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
——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
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
-------从两国关系进一步分析了晋国忘恩负义,
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说退秦师

体味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
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
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
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
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
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
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烛之武形象
其:A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的”、“它的”“他们的”,又相当于“他、她、它、他们”。例如:“军知其难也”。“以其无礼于晋”。
B 句中语气词,表商量语气,译为“还是”,例“军其还也”还可表希望语气、反诘语气、命令语气等

2、说出加点词在句中意思
贰于楚阙秦以利晋
晋军函陵唯君图之
越国以鄙远因人之力而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