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西方经济学
教材:《西方经济学》,第三版,高鸿业主编,.
任课教师:董佳新
电话:65362622
电子邮件:******@ruc.
1
要求
期中、期末进行闭卷考试。
成绩计算:
平时考勤×10%+作业×15%+期中考试成绩×25%+期末考试成绩×50%。
2
经济、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经济
经济是一个统称,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进行的物资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活动的总称。
经济的另一个含义是节俭、节省。经济最早的含义是家政管理。
3
经济、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经济学
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有限资源优化配置以满足人们无限需求的社会科学。
资源:即经济资源,也称为生产要素,是人类用来进行经济活动所必需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它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等有形资源,还包括企业家才能、技术、知识、管理、时间、信息、商誉、网络等无形资源。
资源配置:对生产要素按照一定的数量、质量进行组合、配置,以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品和劳务的过程。
4
经济、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经济主体(Economic agents)
经济活动的决策者(decision makers)或从事经济活动者(economic actors)。
三类经济主体:居民户(Households)、厂商(Firms)、政府(Governments)
居民户包括个人和家庭,厂商即企业,政府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不同的经济主体有不同的活动目标或目标函数。如:企业是为了利润最大化或产量、产值最大化、市场占有最大化等。
5
经济、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
如何最有效率地利用各种稀缺资源问题,如何决策和设计各种规章和制度,从而使效率最大化,资源配置最优化。
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劳动者(体力和脑力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问题,从而使经济活动中的人的劳动积极性、工作动力或激励最大化。
如何处理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确立科学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6
经济、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教材:)
西方经济学只是一个习惯称谓,因为主要在发达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产生和发展起来,因而命名,除此,并不包含更多的其他含义。
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中最重要的就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是所有经济学、管理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
7
经济、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实质上就是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财尽其利;资源配置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理论上也因此而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的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资源的宏观利用和收入分配问题;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微观与宏观的区分是相对的,两者是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的。
8
上篇:微观经济学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概述
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9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个体经济单位
考查个体经济单位的三个层次
二、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
理性人经济人
完全信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