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十四讲
资源安全(四)
一、不同类型国家的资源安全战略取向
按照资源生产和消费,全球不同类型国家大致可以划分为资源净出口国和资源净进口国两大类。
从资源安全角度看,资源净进口国的资源安全比资源净出口国的资源安全显得更为突出、更为重要。
资源净出口国的安全战略
资源净出口国的安全战略主要是确保资源需求的稳定、足量供应,具体采取的对策:
一是动用剩余生产能力,调节生产配额来恢复资源供应,并提高资源价格;
二是建立资源现有产业和资源产品销售网络。
资源净进口国的安全战略
而资源净进口国的安全战略主要是以可以接受的资源价格,从多渠道获取足量的资源来保证本国的经济持续发展。
因此,资源净进口国往往认为国家资源安全不仅要保障资源进口数量的相对稳定,而且还要保证控制资源市场和资源低价。
具体策略
资源净进口国国家所采取的具体策略有两种:
其一,通过建立和利用资源的战略储备,对短期资源安全的威胁(如中断资源供应)做出快速反应。
国际能源机构(IEA)认为,当石油供应中断量达到石油需求量的7%时,能源安全就处于警戒线状态。
其二,从长期目标看,通过增加国内供应,开发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资源贸易和资源勘查开发投资,加强资源领域的技术开发与研究,从而减轻资源进口的依赖度,即从本土资源供应方面寻找“开源”,从本土资源消费方面寻求“节流”。
世界各国因其资源赋存的差异、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发展阶段等因素的不同,它们各自所面临的资源安全威胁及所采取的战略也就各不相同。
西方发达国家多数是资源净进口国家,它们各自的国家资源安全战略也有差异。
一类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源丰富国家,在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资源安全战略。
以石油为例,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石油政策是反对垄断策略,50年代中期以前,采取资源保护,50~70年代,实行石油进口管制,70~80年代,实行价格管制,80年代初至今,主要实行市场调节。
美国的石油安全战略:
总体上看,美国的石油安全战略:
一是调整能源结构,减轻对石油的高度依赖;
二是调整石油进口来源,减少从非安全地区进口石油;
三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强节能;
四是增加国内石油战略储备和商业石油储备;
五是利用资源价格、资源税等政策进行诱导,促进国内石油的生产;
六是鼓励海外石油勘探;
七是加强国际能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