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临床医学论文-产后出血临床分析及防治.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临床医学论文-产后出血临床分析及防治.doc

上传人:bodkd 2018/7/5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临床医学论文-产后出血临床分析及防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键词] 产后出血;防治
             
产后出血是妇科常见的并发症,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轻者发生产后感染,重则导致产后出血性休克。做好产后出血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对我院1998年2月至2004年2月住院分娩足月产妇2118病例分析,探讨临床上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2118例,年龄20~47岁,初产妇32例,经产妇4例。产后出血36例,%。出血时间:产后2h内32例,占89%,2h后4例,占11%。产后出血36例中剖宫产术6例,***助产18例,自然***分娩12例。
产后出血量计算方法
    
胎儿娩出后,在产妇臀部放置消毒盘收集产道出血并计量。在分娩过程中用纱布浸血计算法估计出血量,剖宫产术中出血量为吸净羊水后更换负压平计量。总出血量为产后2h内的出血量。
    
2 结果
产后出血量:产后大于等于2h内的出血量500~3000ml。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20例(占56%),软产道损伤6例(占17%),其中宫颈裂伤1例,***壁损伤5例,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撕裂2例,胎盘因素7例(占19%),其中前置胎盘2例,胎盘粘连5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死胎)。
    
3 讨论
    
产后出血的预防
    
产后出血要做到产前预防,孕前及孕期保健[1] 。对合并凝血功能障碍、重症肝炎等不宜继续妊娠的妇女,应尽早终止妊娠,并积极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及各种妊娠合并症。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孕妇,如多孕、多产、多次宫腔手术者,羊水过多、妊高征、子宫发育不良、有子宫肌瘤剔除史者、合并糖尿病、血液病等提前收入院。对胎盘早剥、死胎不下、宫缩乏力、产程延长者应及时处理。同时正确处理三个产程,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妇情况,保证休息防止产程延长。重视第二产程处理,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掌握会阴切开的适应症及手术时机,防止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和产科急症,多发生在第三产程及产后2h内。故产妇分娩后,应留在产房,观察2h,方可转入病房继续观察。
    
分娩方式的选择
      
***助产及剖宫产因其对软产道的创伤及手术时间的延长无疑可增加产后失血量[2] 。本组资料中剖宫产与自然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非***助产及剖宫产术都损伤了软产道,及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产后出血量。本组产后出血36例中因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致产后出血26例占出血总数的72%。子宫收缩乏力的20例中,剖宫产术引起的产后出血12例,占60%。软产道损伤的6例中,***助产(胎吸、产钳),引起产后出血5例。故应重视剖宫产术和***助产的问题,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尽量自然分娩。其次要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术中出血。预防胎盘粘连,在于早期发现。多次人工流产手术、经产、孕期出血和使用保胎剂,是引起胎盘粘连的危险因素[3-5] 。对有上述因素的产妇,应密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