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doc

格式:doc   大小:8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doc

上传人:lizhencai0001 2018/7/5 文件大小: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
第一节计算机一般知识
一、计算机及其种类
(一)计算机发展史
1、1946年2月美国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ENIAC 高速计算背景:用于弹道轨迹计算(军事目的)
我国的计算机研制工作起始于1953年,1958年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03机并投入实际运行。
2、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按逻辑元件(逻辑部件、物理器件)划分
第一代计算机(1946 ~ 1958) 电子管用于军事需求和科学计算
第二代计算机(1959~1964) 晶体管扩展到数据处理、工业控制,开始进入商业领域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这一阶段计算机的突出特点是可靠性高、功耗低、体积小、存储量大、速度快等,并且,更加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工业控制等领域
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PC机、笔记本)微型化奔腾芯片
第一片微处理器等组成的微型电子计算机MCS-4,揭开了微型计算机发展的帷幕
大多数微处理器都是由intel公司生产,型号:Intel、奔腾、酷睿
未来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
*巨型化是指发展高速、大存储量和强功能的巨型计算机。研制巨型计算机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天气预报、财务处理、工资计算
(2)计算精度高,保证了账务系统和报表系统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3)存储容量大(由于查账的需要,一般应当保存两年以上的数据)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
(三)计算机的分类
1、计算机的一般分类
(1)按规模分:巨型机、大、中、小、微
(2)按用户使用角度(应用范围)分:微型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计算机
(3)按功能分:通用机、专用机
(4)按信息的表示形式和处理方式分: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混合计算机
*服务器:能够帮助大量用户访问同一数据或资源的硬件设备。
*终端计算机:泛指一切可以接入网络的设备。
2、微型机的分类
按系统规模划分:单片机、单板机、个人计算机(PC)、便携式微机、多用户微机、工作站。
*微机又被成为个人机或PC机。√
二、计算机的性能指标(衡量计算机系统功能强弱的主要指标)
(一)运算速度单位:MIPS 百万条指令/秒
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钟能执行的指令数,一般以每秒所能执行的百万条指令数来衡量,单位为每秒百万条指令。影响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中央处理器的主频和存储器的存取周期。
1、CPU的主频:计算机的时钟频率(MHZ、GHZ)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2、字长:字长是计算机信息处理中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长度。字长不仅标志着计算机精度,也反应了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字长越长,计算机精度越高,运算越快。
常用字长:8位、16位、32位、64位
64位一次同时处理的位数字长越长,精度就越高,计算机性能越好
3、指令系统的合理性:每种机器都设计了一套指令,一般均有数十条至上百条,组成了指令系统
(二)存储器的指标
1、存取速度:对于半导体存储器来说,存取周期约为10-9秒
2、存储容量:存储器可以容纳的二进制信息量。
计算机所有程序和数据采用二进制表示。0、1 逢2进1,变成1 0
包括数值、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
(1)计算机存储单位转换
0 1 0 1 1 0 0 1
位:bit,比特,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
字节:byte,存储信息的最基本单位
字:word,2个字节,由16个二进制位组成
1B=1字节= 8位 1个字符= 1个字节=1B *字符: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数字
100B 二进制 100O 八进制
100D 十进制 100H 十六进制
*八进制转换成二进制:计算器:先选八进制,输入数字,再选二进制

1字= 2字节 1个汉字==1个字=2个字节=2B 18 = 8个位
1KB = 1024B = 210B
1MB=1024KB= 210KB=220B
1GB=1024MB=210MB=220KB=230B
1TB= 1024GB=210G=220MB=230KB=240B
(2)内存储器的容量:内存储器容量的大小反映了计算机及时存储信息的能力。它反映了计算机可以容纳的所处理数据量的能力。内存容量越大,计算机处理时与外存储器交换数据的次数越少,处理速度就越快。
(3)外存储器的容量:通常指硬盘容量。外存储器容量越大,可存储的信息就越多,可安装的应用软件就越丰富。
(4)存储周期:
写:把信息代码存入存储器;读